】 【打 印】 
社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21-05-26 00:00:52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當地時間2021年5月18日《今日美國》報道,美國民主黨總統到美國福特公司參觀訪問並且發表演講,推銷美國的“就業計劃”,強調促進電動汽車行業轉型的重要性。

  按照美國民主黨政府提出的高達2.3萬億美元基礎設施重建計劃,美國聯邦政府將會向電動汽車領域投入1740億美元的資金。美國民主黨總統認為電動汽車是“汽車工業的未來”。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許多傳統企業轉型生產新能源汽車,因為在傳統汽車領域,西方國家走到了前面,中國汽車市場充斥著外國汽車以及中國合資企業生產的汽車。中國要想在汽車工業領域突出重圍,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可是,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領域,有可能會重蹈覆轍。

  當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兩個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一個是以美國、歐洲國家為代表的電動汽車技術路線,其核心技術是,通過生產高密度電池,驅動傳統的汽車。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中國上海設立組裝工廠的美國特斯拉公司。該公司的知識產權主要集中在高密度電池領域,通過高密度電池組裝提高汽車的速度和汽車的續航能力。中國當前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採用都是這種技術路線。

  另一個是以日本為代表的電動汽車技術路線。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日本不具有生產高密度電池的資源優勢,日本很難大量進口鋰金屬,組裝新能源電動汽車。日本採取的策略是,將目光投向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海,通過海水的分解,生產出氫氣和氧氣,採用分解的氫氣驅動汽車。

  這樣做的好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原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第二,產業鏈相對縮短,只要能大規模提煉海水,製造出氫氣和氧氣,就可以獲得無盡的能源;第三,由於採用氫氣驅動裝置,可以對傳統汽車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汽車生產成本有望大幅度下降。日本把注意力集中在海水的分解方面,通過製造大量的氫氣和氧氣,獲得豐富的能源,並且利用獲得的氫氣能源,驅動汽車,從而節省了大量的資源。圍繞著氫氣和氧氣的提煉和儲存,日本已經形成系統性的知識產權,如果日本今後大力發展氫氣能源汽車,那麼,將會徹底改變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

  中國在汽車工業發展領域曾經走過彎路。當初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把中國汽車工業看作是幼稚工業,提出動用幼稚工業保護的條款。中國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中國大量建設汽車製造廠,外國汽車公司進入中國,必須與中國汽車製造廠合資生產汽車。表面上看,這有利於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但是,由於中國不了解國際貿易市場的規律,不了解西方國家的汽車製造企業已經通過關聯交易,大量進口零部件,從中國汽車工業領域獲取巨額的利潤,結果導致中國汽車工業一盤散沙,到目前為止,中國汽車工業仍然缺乏足夠的競爭能力。

  中國許多汽車製造企業仍然仰賴合資公司從境外進口核心零部件,中國民族汽車工業企業不得不通過收購外國著名汽車製造企業,生產高端汽車。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史教訓充分說明,如果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忽視了對本國知識產權的保護,不了解對外貿易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那麼,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很可能會顧此失彼。

  制定科學的產業政策,並且付諸實施,對於中國產業發展至關重要。中國高速鐵路產業避開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陷阱,採取全面引進策略,形成中國自己的知識產權體系,從而使中國的高速鐵路不僅在吸收消化外國知識產權的基礎之上,實現大踏步地前進,而且可以無障礙向其他國家出口中國的高速鐵路技術和高速鐵路裝備。中國在高速鐵路領域取得的經驗,值得我國其他產業認真借鑒。

  當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仍然十分混亂。雖然中央政府試圖利用產業扶持政策,糾正中國汽車工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但是,大錯已經鑄成,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領域,存在許多深層次的弊端。解決這些問題既要依靠國家的產業政策,同時也要依靠中國科技人員沉下心來,認真思考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方向。

  首先,中國政府必須踩刹車,大規模減少中國電動汽車財政補貼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不得為電動汽車製造企業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包括提供免費的土地和稅收優惠。中國的“電動汽車熱”必須降溫。如果這種混亂局面持續下去,那麼,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有可能會重蹈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覆轍。

  第二,中國科技人員必須認真考慮,是在現有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將傳統汽車改造成為電動汽車,還是在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前提下,選擇走一條適合中國的發展道路。中國在氫氣和氧氣製造方面積累了大量技術,中國氫氣和氧氣火箭發動機,可以將數百噸的貨物送往太空。中國必須充分利用自己在氫氣和氧氣製造方面的先進技術,大力製造氫氣和氧氣,一方面作為能源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於人工提煉的氫氣和氧氣,促進我國化工產業健康發展。

  氫氣和氧氣是地球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只要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氫氣和氧氣製造技術,那麼,就可以把氫氣和氧氣作為動力來源。可以設想,如果利用氫氣和氧氣生產新能源汽車,那麼,不僅可以大幅度縮短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提高環境保護的標準,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真正做到自力更生,避免受制於人。

  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生產方面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但是必須指出,對貴重金屬的開發,耗費大量的資源,在貴金屬提煉過程中,容易產生環境污染。中國不能一方面發展新能源汽車,降低能源消耗,可是另一方面,在能源電池生產方面消耗大量的資源。

  中國必須充分考慮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總體目標規劃科學性,系統研究我國在能源產業發展領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如果只是看到新能源廣泛應用產生的節能環保效用,而忽視了新能源生產領域或者生產環節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那麼,中國在新能源產業發展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領域有可能會得不償失。

  產業發展過程中,中國必須居安思危。一方面借鑒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電動汽車生產經驗,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絕對不能通過引進美國電動汽車生產技術,在中國境內生產傳統的電動汽車。這樣的電動汽車產業,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可能會構成致命打擊。

  第三,科學技術路線決定一個產業的生命。中國之所以在第五代移動通信產業領域傲視全球,原因就在於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企業在選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路線方面,走到了其他國家的前面。中國在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發展的過程中,就已經意識到微波作用,借助於微波通信原理,建立中國的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中國在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領域快馬加鞭,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不過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中國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但是,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廣大消費者難以承受第五代移動通信服務價格。中國未來發展方向是,必須依靠革新挖潛,降低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運營的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快速推廣中國第五代移動通訊網絡技術,從而使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成為中國新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中國在汽車工業發展方面,應當借鑒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發展的經驗,一方面,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突出重圍,另一方面,必須降低成本,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中國電動汽車的銷售量越來越大,可是,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前景令人擔憂。中國一些小型汽車生產企業另辟蹊徑,充分利用小型汽車對電池需求量不大的特點,生產貨物運輸汽車。中國柳州汽車工業集團公司已經向日本出口貨運電動汽車。這說明中國在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領域,必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生產出適合市場需要的電動汽車。如果在電動汽車生產領域,邯鄲學步,跟在美國電動汽車企業後邊亦步亦趨,試圖通過製造高密度電池汽車,占領中國家用轎車中高端市場,那麼,中國未來將會面臨電動汽車電池回收的困境。

  從現在開始,中國就必須考慮重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禁止傳統電動汽車電池生產,轉而尋求生產高端的氫氣和氧氣汽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在汽車工業發展領域,絕對不能一錯再錯。當初中國試圖通過組建合資企業,引進西方國家汽車製造技術,但最終中國成了西方國家汽車落後生產線和產能轉移市場。當前中國電動汽車“一窩蜂”,資源的浪費令人觸目驚心。中國政府必須建立科學規劃小組,一方面著力解決汽車驅動能源問題,開發氫氣和氧氣汽車,另一方面,必須探索新的能源發展道路,徹底擯棄傳統電動汽車發展路線。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企業在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又要從生態保護的角度出發,為中國子孫後代留下潔淨的生態環境。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