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中國全球供應鏈地位不會因疫情而改變
http://www.CRNTT.com   2020-03-11 00:01:13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國商務部外資管理部門負責人近日稱,中國目前沒有出現供應鏈、產業鏈因疫情影響向國外大規模轉移的現象。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不會因疫情影響而改變。

  這位負責人明確表示,跨國投資者的投資經營決策通常是長期的、綜合性的、戰略性的,短期內疫情影響有限,但也不排除做出一些應急性的、戰術性的調整。

  中國外資主管部門負責人的這番表態,間接地回答了美國商務部長試圖利用中國發生的重大疫情,要求投資回流美國的呼籲。中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成為世界投資者的沃土。

  首先,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門類。上個世紀下半葉,國際產業分工速度加快,許多跨國公司供應鏈遍布全球,一些製造企業產業鏈分布許多國家。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許多跨國公司將那些供應鏈完整、產業鏈相對集中的國家作為投資的目的地。中國毫無疑問成為跨國公司的首選。

  這是因為中國不僅擁有最完整的工業門類,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的上升時期。將供應鏈和產業鏈轉移到中國,不僅可以充分利用中國人口紅利,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中國境內找到所有的合作夥伴。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之後,要求美國投資者將工廠轉移到美國。雖然一些企業積極響應美國總統的號召,在美國投資設立工廠,可是,他們並沒有減少在中國的投資,相反地,一些美國企業甚至加大在中國投資的力度。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他們的合作夥伴在中國。美國投資者能夠在中國買到零配件,並且能夠在中國找到銷售市場。把工廠遷移到美國,就是典型的舍近求遠。美國福特公司等主要汽車生產企業在美國本土出現嚴重虧損,由於美國政府對其他國家出口美國的鋼鐵和鋁製品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使美國汽車製造業雪上加霜。美國汽車製造業在美國本土工廠處於虧損狀態,可是,在中國的工廠卻能實現盈利增長。

  其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中國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需要大量的消費品。近些年來,中國政府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決定設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世界各國企業向中國消費者出售商品。儘管中國發生重大疫情,但中國仍然積極籌辦第三屆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能在中國的家門口向中國消費者出售自己的產品,這對世界許多投資者來說求之不得。因此,為了大幅度降低製造成本,充分利用中國的消費市場銷售商品,投資者一定會在中國尋找投資夥伴,通過加大投資力度,爭取在中國的消費市場獲得更多的份額。

  第三,中國營商環境已經發生變化。中國為了吸引外國投資者,修改中國法律制度體系,制定外商投資法。

  外商投資法的核心價值就在於,將外商投資和中國投資相提並論。外國投資者在中國享有和中國投資者同等的待遇。外國投資者可以在中國設立企業,也可以購買中國企業的股票,投資的途徑和投資的形式不受限制。這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是不可想象的。

  為了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中國專門頒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要求各級政府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為外商排憂解難。過去中國在吸引外資方面採取的是超國民待遇原則,近些年來,雖然實行國民待遇原則,但是,由於許多地方政府特別青睞大型投資項目,因此,外國投資者在中國仍然能享受特殊待遇。許多外國投資者之所以不斷追加投資,就是因為中國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好。

  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汽車製造企業在中國投資設立合資汽車製造企業。由於中國政府對於關聯交易並沒有特殊的限制,因此,一些外國汽車製造企業將自己落後淘汰的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從中獲得了巨額的利潤。還有一些外國汽車製造公司利用自己的核心技術,通過關聯交易,從中國合資企業獲取大量的利潤。如果外國汽車製造企業想要增加自己的利潤,就必須繼續加大投資力度。

  為了防止一些外國投資者抱怨,中國強迫外國投資者以市場換取技術,中國徹底放開了汽車工業合資限制,外國投資者可以在中國設立獨資企業。美國著名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已經在中國上海投資設立工廠,並且從美國進口零部件,在中國組裝電動汽車,在中國的市場上銷售。這充分說明中國的營商環境世界上獨一無二。考慮到中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的特別稅收優惠措施,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將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第四,中國最大的優勢是中國的人口優勢。雖然近些年來一些外國投資者將他們設立在中國的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國家,試圖尋找廉價的勞動力,但是,他們很快發現,這樣做得不償失。

  中國工人階級是世界上最講紀律的工人階級。中國勞動者一旦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一定會按照勞動合同履行自己的義務。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相比,中國勞動者絕對不會不辭而別,在中國設立工廠可以找到世界上最勤奮、最守紀律的勞動者。

  更主要的是,近些年來,中國加大職業教育投入的力度,培養了一大批工程師和技術員。深圳許多外資企業之所以長期追加投資,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可以從成都電子大學等中國內地高等院校獲得優秀的勞動者,許多電子工程高等院校的畢業生進入工廠之後,可以直接負責管理生產線,一些畢業生甚至可以直接負責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企業可以節省大量的培訓費用。中國正在培養世界上最龐大的工程師隊伍。如果到2025年,中國高等院校分級管理政策貫徹落實,將近50%高等院校變為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那麼,中國將會培養出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師,他們將會成為中國工業現代化領軍人物。

  由於中國勞動力素質相對較高,因此,雖然近些年來,中國勞動者工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節節攀升,但是從整體而言,企業勞動效率也在不斷提高,投資者在中國投資可以獲得更多的回報。

  第五,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切實履行中國對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承諾,通過降低關稅減少非關稅貿易壁壘,為生產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動打開了方便之門。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開放政策,為亞歐大陸一體化建設提供宏偉的藍圖。作為亞歐大陸的重要國家,中國特有的地理優勢以及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競爭力,使得任何投資者都不敢忽視中國的存在。

  中國政府不僅倡導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積極參與多邊合作,與韓國達成自由貿易區協定,與東盟簽訂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區協定。中國正在積極參加區域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準備在2020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作為這個自由貿易區的最重要的國家,中國毫無疑問將會在自由貿易區內扮演領導者的角色,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可以借助於亞歐大陸一體化建設獲取更多的商業機會。

  第六,世界經濟格局已經發生變化,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發展面臨困境。歐洲聯盟國家市場飽和,投資利潤率相對較低。美國雖然竭盡全力吸引世界各國的投資者,美國聯邦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美國仍然處於後工業化時代,美國工業門類已經殘缺不全,美國投資成本持續上升。

  中國著名汽車玻璃生產企業在美國設立工廠,為美國汽車製造企業配套生產汽車玻璃。在企業生產過程中,中國投資者發現美國土地和天然氣價格非常便宜,可是,美國面臨種族矛盾以及社會問題,美國汽車產業工會不斷挑起事端,試圖通過組建工會,迫使汽車玻璃生產企業改變自己的成本核算體系。

  中國投資者堅持高度透明的經營原則,允許美國電影導演到工廠全程拍攝。拍攝的紀錄片獲得奧斯卡獎。中國企業家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希望讓美國朝野充分意識到,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讓美國聯邦政府意識到,中國並非不願意投資美國,但是,美國社會問題非常複雜,美國政府短期內無法解決種族矛盾和產業工會製造的問題。美國要想重新回到工業化時代,就必須重建自己的社會結構,這是美國總統無法做到的。

  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美國“再工業化”的宏偉戰略,沒有成功。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振興美國製造業”的口號,恐怕也難以落到實處。這是因為美國進入後工業化社會之後,已經形成了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華爾街投資銀行不會允許美國為調整產業結構而損害他們的利益。美國要想重新回到工業化時代,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任何一屆美國政府都很難改變美國經濟發展的趨勢。

  美國總統之所以對其他國家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就是因為美國在工業製造領域缺乏競爭力,美國境內工廠生產的產品在美國國內市場無法和進口商品競爭。美國總統向其他國家出口美國的產品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是典型的飲鴆止渴。如果美國總統不改弦更張,積極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的產業,那麼,美國要想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不可能的。

  美國經濟是信用經濟,美國股票市場價格下跌,美國經濟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美國總統之所以對美國華爾街股票價格變動異常敏感,是因為他已經意識到,如果不斷惹事生非,向其他國家特別是主要貿易夥伴發起挑戰,那麼,有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連任成功,一定會調整自己的貿易政策。這不是因為他希望與其他國家和平相處,而是因為他已經意識到,如果繼續對其他國家發動貿易戰爭,最終受到損害的是美國經濟。

  中國企業競爭力可能會因為重大疫情而受到影響。一些外國投資者可能會因為調整產業結構從中國撤出。但是不管怎樣,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以及中國工業化進程不會發生變化。中國將會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不斷發現自己的比較優勢,與各國投資者開展合作,共同締造一個公平合理自由競爭秩序,不斷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為世界各國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