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抓好春耕備耕 端牢自己飯碗
http://www.CRNTT.com   2020-03-01 00:01:11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農業生產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當前,要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保障夏糧豐收。

  此前在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也強調要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抓好春耕備耕和農業防災減災。

  另外,2月18日由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主題,就是部署不誤農時,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李克強總理在會上指出:“目前正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農時不等人。”

  同樣,在2月20日召開的農業農村部常務會議也強調,要抓早抓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進一步壓緊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督促各地加快農資企業復工復產,提前做好農資調運儲備工作。

  之所以如此一再強調重視春耕備耕工作,顯然是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對各地農村的春耕備耕造成了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中國國土遼闊,南北跨度很大,各地進入春耕的時間略有差異,但雨水後基本上都進入了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


  南方各地在2月下旬就必須開始春耕,3月就要播種早稻,北方地區在進入3月後也將次第開始春耕。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時是不等人的。即便播種晚一天,也會對收成造成很大影響。中國是全球頭號人口大國,端牢自己的飯碗,這不僅是確保國家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國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表現。因為一旦中國的糧食出現重大缺口,國際市場根本無法填補這一巨大缺口。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一名美國學者就如此尖銳地提出“誰來養活中國”這一頗具挑戰性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