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廼強:新媒體、新文化、新人類
http://www.CRNTT.com   2012-10-09 00:18:22


 
  但是一些集會遊行為了保障基本人數不太難看,還是會同時用較傳統的動員方法的。過去一兩年,每年的“六四”晚會,越來越多中學生參加,原因今天大家都很清楚了,大部份是教師動員和組織的。有了“通識教育”這一科,加上“其他學習經驗”的要求,社運進入了中學化的新階段。

  社運一旦進入中學,便是一個全新的局面。一言以蔽之,就是於師生之間充份利用“同儕壓力”。點破了關鍵之後,具體手法便一理通,百理明:“舊生關注組”、“良心宣言”、“黑衣行動”、“黑絲帶”等等“人人過關”的手段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把社運“潮”化,社運“有形”,參與遊行示威是“有形”的行為,不參加便落伍、不仁。參與者除了能表現夠“酷”,夠有道德和道理之外,還會碰到不少同齡的,同樣有形有款有良心的異性。更重要的是,這示威遊行場合不單是冠冕堂皇的,而且不但吃喝無憂,廁所乾淨,更是絕對沒有風險的,媽咪也會放心的。所以會場一定要做得專業、設備一定要周全、就像一個供吃喝的免費露天音樂會一樣。

  這樣的好場,中學生當然趨之若鶩,其他人士出於各種原因,不少也會到場去觀察、體驗、參與。好事的媒體對此聚焦,更是理所當然的反應。這種種因素加起來,本身已經像磁石般吸引大量群眾。而敏感的演藝界老板和經理人對於這商業價值極高的免費宣傳機會又豈能放過?於是藝人們便一個接一個陸續發場。發展到這狀態,這已經不再是像一個供吃喝的免費露天音樂會,它根本就是一個供吃喝的免費露天娛樂會。就像音樂會中一樣,這裡討論的形式是,台上問:“你們說國教課程是不是洗腦?”台下隆聲的回應:“洗腦!洗腦!”

  至此,我問你:這幾萬人是有組織的嗎?當然是沒有組織,而且絕大部份都是自發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但是對香港和內地絕大部份人來說,他們不了解新媒體和在這全新的環境中長大的90後,當然不會明白。縱使看了本文,也只可能作很表面的理解。真正的理解,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下周我將跟大家談一些較容易明白的、較恆久不變的深層次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