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外資基金做空 香港成國際金融戰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3 00:26:11  


 
  要知道,我們是生活於實體經濟中的,虛擬經濟的出現,原意是要為實體經濟服務。不管虛擬經濟如何發展,它都不應偏離這一個功能。最近不少人都留意到,在過去數年兩次強力沖擊之下,只有中國和德國還能保持欣欣向榮的勢頭;中國在國際媒體渲染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房產泡沫”之下,還能平穩地“軟著陸”,這都拜實體經濟強大不衰的作用。

  中國當然要發展金融產業,香港也當然要力爭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但是“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眼看今日西方世界的慘況,我們還要循這方向走下去嗎?我們要鼓勵每人擁有幾張信用卡,十個瓶七個蓋的消費嗎?我們要發展人人都買房買車,一輩子還債的經濟嗎?我們要大量發展各種衍生工具,供全民賭博嗎?在宏觀的層面,我們發展金融業務是要以此欺壓全球嗎?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戰場

  香港自回歸以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以至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香港金融市場都受到沖擊。尤其是在2008年之後,美歐一沉不起,日本早就疲不能興,只有中國能維持高速增長,國際經濟重心已經明顯東移至中國。但中國內地有外匯管制,香港變成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主要管道,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因而確立。於全球投行都在裁員的惡劣環境下,香港卻大事擴充,不斷招聘。美國金融機構與基金向來無寶不落,它們今天聚集香港,肯定要幹一番大買賣。

  9月下旬美國甚至不惜採取動用4,000億美元買長債賣短債的“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壓低短期利率。其中一個很快便必然會大量出現的副作用,是國際炒家從美國極低息貸款,到其他較地區存款或炒賣圖利的套戥操作“利差交易”(carry trade)。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出現之前,很多國際熱錢是從日本零利息貸出的。美國的金融規模遠比日本大,美元利差交易的可能災害,也會遠比當年嚴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