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涉海合作問題探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5 00:33:09


 
  在“障礙分析”一文中,關於來自外部勢力的阻礙、破壞,筆者突出了日本的阻礙、破壞。筆者強調,“外部勢力,首先是日本,對於海峽兩岸加強海洋事務合作的前景十分忌憚,採取了明顯的阻撓和破壞行動,並在很大程度上奏效。他們的阻礙、破壞,成為了兩岸加強海洋事務合作的主要外部障礙。”這是根據直到2013年夏天的實際事態發展做出的判斷。在過去一年中,日本對兩岸涉海合作的阻撓、破壞繼續存在,但美國的阻撓、破壞及其對兩岸涉海合作的不利影響明顯突出。美國不是東海、南海領海和島礁主權歸屬爭端的當事國,但多年來美國一貫插手、干涉爭端。近一年來,美國的插手、干涉明顯強化。主要表現有:在中日釣魚島爭端中,美國明顯強化對日本的支持,在過去幾年美國聲稱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於釣魚島爭端的官員級別不斷升高的基礎上,今年4月奧巴馬總統訪日期間公開重申了美國的這一立場,明顯強化了在爭端中對日本的支持;美國官方、軍方明顯強化了對南海爭端的插手、干涉,包括美國明顯強化了對菲律賓的軍事支持,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國防部長哈格爾在香格里拉對話等不同公開場合就南海爭端對中國橫加指責;美國智庫人士對所謂“十一段線”(即大陸所稱“九段線”)問題,對大陸和台灣公開發難,要求予以說明等等。由於不是當事國,美國對爭端插手、干涉的目標和手段,不同於作為當事國的日本,不是直接捲入爭端,而且企圖通過對大陸和台灣施加壓力,在爭端中製造不利於維護中國主權的後果。一年來,美國明顯強化對東海、南海爭端的插手、干涉,主要原因在於美國亞太戰略調整進展不順利,力不從心的困境日益明顯,迫切需要得到日本及其他國家的支持、配合,而爭端的激化為美國提供了爭取、拉攏日本等國的機會。美國的作為,雖然可以給大陸帶來一些麻煩,但難於對中國形成有效壓力;美國的作為,對台灣形成的壓力將明顯大於對大陸的壓力,而更重要的是,還將為台灣提供不與大陸進行涉海合作的藉口。所以,美國的插手、干涉與日本的阻撓、破壞,共同形成了在東海、南海爭端激化形勢下,外部勢力對兩岸涉海合作的主要阻礙。

  2012年8月5日,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倡議”;2012年10月,馬英九開始推行所謂的“小國外交”;馬英九及台灣的高官一再聲稱,“決不與大陸聯合保釣”等等言行,清晰地表現了台灣當局對於兩岸涉海合作的明顯消極態度,特別是別有所圖的明確心態,即利用東海、南海爭端,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明顯心態。隨大陸與日本、越南、菲律賓相關爭端的嚴重激化,台灣更加明確地強調,在東海、南海爭端中不與大陸合作。今年5月中旬,台灣大陸事務部門發言人,針對大陸國台辦提出的兩岸在南海問題上協同合作一事,公開地明確回應,“兩岸在南海主權上沒有合作空間”;台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則強調,“我們跟中國大陸沒有隸屬,在南海議程上沒有合作”。更須引起重視的是,台灣方面第一次在關於兩岸涉海合作中,突出所謂的“中華民國主權”,以此作為不與大陸合作的基本理由。此前台灣只在針對與日本等國的爭端中強調“中華民國主權”,而現在卻針對大陸強調“中華民國主權”。雖然其真實用意還不得而知,但聯想到2012年8月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以來,台灣積極爭取處理東海、南海爭端的“話語權”、“參與權”,台灣有著爭取成為相關爭端中獨立一方,促使爭端由多組雙邊爭端轉化為多邊爭端的明顯意圖。實際上,馬英九第二任期開始以來,積極、主動地爭取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就成為台灣的“外交主軸”,兩年來多有表現。

  目前,台灣爭取擴大“國際空間”的動作主要集中於兩方面:其一,以滿足台灣民眾的願望為由,要求大陸“給予”台灣更多“國際空間”;其二,利用東海、南海爭端激化,積極爭取台灣的“國際空間”。台灣相關人士普遍認為,由於東海、南海局勢明顯激化,特別是美國強化對爭端的插手、干涉,大陸當前,甚至在今後較長時期中都將處於較困難處境,台灣有以兩岸涉海合作向大陸“要價”的空間。這或許正是一年來台灣對於兩岸涉海合作態度更為消極,甚至做出不惜改變對主權問題態度的姿態。台灣的相關言論必將嚴重損害兩岸涉海合作,使之不可能實現,進而也必將嚴重損害兩岸關係,首先是嚴重損害兩岸政治互信。

  以美國強化對東海、南海爭端插手、干涉為主要內涵的,外部勢力阻擾、破壞的變化,以及以台灣強調不與大陸合作,甚至突出“中華民國主權”為主要內涵的,兩岸相關立場和行動的分歧和矛盾的變化,共同決定了當前和未來較長時期,兩岸涉海合作將面臨更嚴重的障礙,更難以實現和推進。但是,無論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民族大義,還是維護兩岸重大的現實利益,都必須努力實現和積極推進兩岸涉海合作。深刻認識、有效消除兩岸涉海合作的主要障礙,將是實現並推進這一合作的前提。

  實現與推進兩岸涉海合作案例分析

  由於存在重大障礙,幾年來兩岸涉海合作的實現和推進,基本上沒有進展。但這並不表明,兩岸涉海合作完全不可作為。不僅如前述,涉海合作對於兩岸都有重大意義,而且具體的涉海事項各有自己的特點,因而往往具有實現並推進兩岸合作的不同可能性。現列舉三個不同案例,從實現與推進兩岸合作不同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對它們進行分析,以確定實現與推進兩岸合作的不同可能性。

  1、台灣海峽及其附近海域實現和推進兩岸涉海合作分析

  台灣海峽及其附近海域,指台灣海峽並向西南延伸至珠江口外南海海域,向北延伸至長江口外東海海域。在這一廣闊海域中,兩岸海上交流交往內涵極為豐富,包括了航運、漁業、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保、海上安全等等領域。同時,大陸海西經濟區、平潭島實驗區的建立與發展,更大為強化了兩岸在這一海域更廣泛合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海域不存在與第三方的利益交織,也不存在與它們的利益衝突。所以,在這一海域兩岸的涉海合作,只是單純的兩岸事務,而不涉及與第三方的關係。顯然,在台灣海峽及其附近海域,兩岸涉海合作的實現與推進,將最具可行性。特別是大陸海西經濟區的發展,以及平潭島實驗區建設的推進,更為兩岸涉海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正是基於在台灣海峽及其附近海域,實現和推進兩岸涉海合作,具有明顯的迫切性和可能性,筆者在“障礙分析”一文中,就提出了可把這一海域作為兩岸涉海合作先行先試區域的建議。

  2、兩岸共同進行涉海歷史文獻整理、研究分析

  中國擁有關於東海、南海的最豐富歷史文獻。但由於歷史原因,這些歷史文獻現在分處於兩岸,而且都缺乏整理、研究。共同整理、研究分析兩岸的涉海歷史文獻,使之在東海、南海爭端中發揮有利於我方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具有迫切性。兩岸共同整理、研究涉海理事文獻,不涉及任何第三方,而且兩岸,特別是大陸,不僅有人數眾多的相關專家,而且有整理、研究繁浩歷史文獻的豐富經驗,例如已完成的“夏商周歷史斷代工程”等。這一共同研究可以納入兩岸文化交流框架,作為重點、重大項目,及早啟動、推進。

  3、兩岸共同開發東海、南海油氣資源

  東海、南海具有十分豐富的油氣資源,這是導致東海、南海爭端嚴重激化的深層次原因之一。現在和未來長時期中,保證穩定、足夠的油氣供應,對於兩岸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特別對於台灣,在實際終止核電後,意義更為重大。大陸已有成熟、可靠的深海油氣開發技術,最近981鑽井平台的鑽探成功,更顯示了大陸相關技術的先進和成熟。這為兩岸共同開發東海、南海油氣資源,提供了必須的可靠技術支撐。大陸對於東海、南海油氣資源開發,歷來持開放態度,台灣不僅可以參與,而且完全可能享有優惠條件。考慮到東海、南海爭端的複雜局面,可以考慮台灣先行參與不存在爭端的海域,例如珠江口外海域油氣資源的開發。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9月號,總第201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