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缺失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31 00:19:06  


 
  “台獨”史觀和“台灣主體意識”
  是破壞台灣兩岸國家認同的基本因素

  除了有著強烈文化認同的背景下,台灣兩岸國家認同的缺失日益嚴重之外;引起大陸人士關注的還有,在兩岸經濟合作、人員交流大發展的同時,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缺失日益明顯,這同樣也是不合常理的現象。一般說來,經濟合作、人員交流的發展,應該有利於國家認同。但上一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兩岸之間實際發生的,卻是兩岸經濟合作、人員交流與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缺失同步、持續的發展過程。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缺失不合常理的擴大,表明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台灣島內出現了一股否定兩岸國家認同的思潮,而且迅速強化,已足以遮蔽兩岸文化認同、經濟合作、人員交流對於島內的兩岸國家認同的促進作用。這就是以“台獨”史觀為核心、以所謂的“台灣主體意識”為主要包裝的“台獨”思潮,必須對之高度重視。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隨“台獨”勢力在島內的坐大、膨脹,以及執政,“台獨”思潮在島內氾濫。但具有諷刺性的是,近三十年中,“台獨”思潮並沒有形成系統、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這是“台獨分子”急於奪取政權,心態十分浮躁的結果。同時,“台獨”思潮逆時代潮流而動,背棄民族大義,因而,必然理不直、氣不壯,自身即不可能形成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但梳理史明、杜正勝等所謂的“台獨理論家”的相關論述,以及李登輝、陳水扁等“台獨”頭面人物的言論,如“兩國論”、“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論”等,仍然可以看到比較清晰的、所謂的“台獨史觀”的脈絡。所謂的“台獨史觀”,同樣沒有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和系統,其基本內涵實際上就是簡單的兩句話,即台灣與大陸,“你是你、我是我,互不相干”,並以此構成了“台獨”思潮的核心。“台獨”的所謂“理論家”和政客們,在無法否認絕大多數台灣民眾與祖國大陸不可分割的血緣、親緣和情緣的局面下,極力鼓吹他們並不久遠的祖輩們移居台灣後,走了一條與大陸不同的發展道路,包括所謂的“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台灣民族”,即融合了所謂的南島民族,甚至荷蘭人、日本人的血統;在台灣島形成了面向太平洋的,所謂的“海洋民族”;具有與所謂“大陸民族”的“保守”,完全不同的“開放、進取”的“民族特性”;受惠於日本的殖民統治,台灣的“現代化早已起步”,“台灣民族”已成為“現代化的、具有民主意識和素養的民族”。總之,一二百年來台灣的發展既與大陸完全不同,也完全不相干,所以,已成為“兩個民族”和“兩個國家”。“台獨”分子們還以新加坡為例,自稱是“華人國家”,而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顯然,所謂的“台獨史觀”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和現實。要害在於,一二百年來台灣的發展雖然經歷曲折、坎坷,但從來與祖國大陸的發展息息相關,從來就沒有過一條所謂的與祖國大陸“不相干”的“台灣發展道路”。即使在日本殖民統治的五十年中,以及在1949年以後兩岸隔絕的四十年中,台灣的發展一直都是整個中國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陸與台灣的發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除了其他因素的影響外,大陸與台灣的地緣關係有決定性影響。即便在帆船航海時代,平均寬度僅約150公里左右的台灣海峽,就不是阻隔大陸與台灣的地理屏障,相反在實際上還成為大陸與台灣交流、溝通的主要通道。這從根本上決定了,新加坡可以成為獨立的“華人國家”,而台灣則絕沒有這種可能。雖然“台獨史觀”不符合歷史事實,但在過去近三十年的台灣特定條件下,卻作為“台獨”思潮的核心,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是導致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明顯缺失的最根本原因。

  “台灣主體意識”,以及由其衍生的“台灣優先”、“對台灣有利”等等,是現在台灣政壇和社會使用廣泛、影響重大的政治辭彙。“台灣主體意識”等辭彙內涵空泛、定義模糊,但“台獨”分子正是利用這些,對之極力鼓吹、拔高,以至於現在“台灣主體意識”等,已在島內具有了難以質疑的道德指標意義。“台獨”分子由此獲得了道德的制高點,從而為“台獨”思潮的氾濫提供了不可低估的能量。一方面,“台獨”分子以“愛台灣”或“不愛台灣”的道德裁判者自居,揮舞“不愛台灣”的大棒,製造“台獨”的“綠色恐怖”;另一方面,“台獨”分子又利用“台灣主體意識”等的模糊性、空泛性,淡化、掩蓋“台獨”的政治性,以降低台灣民眾對“台獨”的疑慮、擔憂,從而為“台獨”思潮及“台獨”勢力的發展爭取更大空間。所以,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台灣主體意識”等已成為“台獨”思潮最有效的外部包裝,實際上就是推進“台獨”的最有效工具。顯然,“台灣主體意識”等,是以相對潛移默化的方式,不斷改變了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定,並進而改變了國家認同,成為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日益明顯缺失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台獨史觀”作為“台獨”思潮的核心,“台灣主體意識”作為“台獨”思潮的外部包裝,在近三十年中,二者互為表裏,在推進“台獨”思潮在島內氾濫的同時,還直接地改變了島內越來越多人的身份認定,進而導致了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的日益明顯缺失。實際上,台灣民眾身份認定的改變、兩岸國家認同的日益明顯缺失,正是“台獨”思潮在島內氾濫的主要表現和結果。所以,對於“台獨”史觀和“台灣主體意識”的謬種流傳,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
  日益明顯缺失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現在,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缺失日益明顯的趨勢,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人們更多地把這一趨勢視為,台灣島內政局變化的一個動向;對其影響的關注,也多集中於對島內政局的影響方面。但實際上,這一趨勢的出現和發展,是兩岸關係的一個有重要影響的深層次變化。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的日益明顯缺失,已經並將繼續對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起著直接的干擾,同時還是兩岸最終實現和平統一的最重大隱患。但只要及時予以足夠重視,這一趨勢的發展及其對兩岸關係的不利影響,又是可以遏制,直至消除的。

  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日益明顯的缺失,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最重要、最直接的干擾就是,在台灣島內已經形成並不斷強化的,所謂的“愛台灣”的道德標準,對於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甚至只是進行政治對話、政治談判的強烈的阻礙作用。現在執政的馬英九、國民黨,一直懼怕被民進黨扣上“不愛台灣”、“賣台”的帽子,因而不僅對於和大陸進行政治對話、政治談判顧慮重重,越來越明顯地止步不前,而且在制定和推行的相關政策中,越來越多地凸顯所謂的“台灣優先”、“以台灣為主”等理念,導致了相關政策的自相矛盾,並從而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干擾。例如,馬英九鞏固和加強“中華民國”所謂的“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明顯地與其聲稱反對“台獨”的立場矛盾。民進黨一貫以“愛台灣”自居,並慣於以“不愛台灣”、“賣台”,打擊國民黨和製造“台獨”的綠色恐怖。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實際上民進黨也已被自己一貫宣揚的理念所綁架。2012年1月的選舉失敗後,民進黨行內出現了要求調整大陸政策的強烈呼聲。雖然蔡英文、蘇貞昌等都表示需要進行調整,但卻都不願、不敢認同九二共識,從而使“調整”淪為一句空話。他們明顯地是懼怕被扣上“不愛台灣”、“賣台”的帽子。顯然,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日益明顯的缺失,已經並將繼續成為兩岸推進政治對話、政治談判的主要障礙。

  從長遠看,如果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缺失日益明顯的趨勢持續發展,勢將導致兩岸關係的惡性循環:即台灣民眾身份認定不斷去中國化,導致其兩岸國家認同缺失的趨勢持續擴大,並進而導致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停滯,甚至倒退;而兩岸政治關係的停滯、倒退,又將導致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缺失進一步擴大,以及台灣民眾身份認定去中國化的進一步強化。這一惡性循環如果持續發展,其結果只能是兩岸和平發展進程的終止,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消失。正是由於這一點,台灣的兩岸國家認同缺失日益明顯擴大的趨勢,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兩岸實現和平統一的最重大隱患,必須受到足夠重視。

  如前所述,台灣民眾身份認定去中國化的加強、兩岸國家認同缺失的明顯擴大,與兩岸經濟合作、人員交流的大發展,以及兩岸強烈的文化認同,同時存在、同步發展。這一明顯有悖於常理的現象,充分表明了,過去近三十年中的台灣執政者,特別是李登輝、陳水扁二人,在島內鼓吹“台獨史觀”、宣揚“台灣主體意識”,大肆推進“去中國化”,所造成的嚴重惡果。但是,有悖常理的現象發生,卻也表明這種現象是完全可能改變的。可以肯定地說,兩岸經濟合作、人員交流的大發展持續保持,對於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定和兩岸的國家認同,必將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而兩岸強烈的文化認同,則必將對此產生不可低估的推動作用。當然,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台灣執政者的理念和行動,是不可低估的重要影響因素。他們必須真正以台灣民眾的福祉為重,必須清醒認識由地緣和歷史因素決定的,大陸對台灣不可抗拒、更無法否認的重大影響。

  馬英九及其後的國民黨執政者,必須消除對於被扣上“不愛台灣”、“賣台”帽子的畏懼心態,堅決撥亂反正,把被“台獨”勢力顛倒了的台灣歷史再顛倒過來;不僅積極地推進兩岸經濟合作、人員交流,而且理直氣壯地開展兩岸政治對話、政治談判。只有這樣才能確立自己既在台灣歷史上,也在中國歷史上的正面定位。

  未來民進黨希望執政者,也必須徹底摒棄通過鼓吹“台獨”執政的幻想,改變僅宣揚兩岸和平和交流就可以改善與大陸關係的期待;必須認識到,民進黨與中國共產黨固然沒有歷史的“舊恨”,但卻有著民進黨堅持“台獨”立場,推進分裂路線的“新仇”。所以,民進黨必須對“台獨”的理念、立場和行動,徹底改弦更張,才可能有自己的前途。

  儘管肯定還會有很多曲折、反復,但完全可以樂觀地預料,台灣民眾身份認定的“重新中國化”、兩岸國家認同的共同化必將實現,這是歷史與地緣因素決定的,是兩岸經濟合作、人員交流大發展的必然結果。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8月號,總第176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