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玠認為,提出“兩岸四地和平發展”是一個重大與明智的戰略轉向。(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作者 熊玠)自胡錦濤主導大陸的對台政策以來,北京政府由以往一味追求兩岸統一,轉變至重視防止台獨;鼓勵在統一之前的過渡期間改善兩岸互信。大陸近年來展現更多彈性,在經濟等領域惠及台灣。馬英九上任一年來,也急於與大陸“休兵”,攜手共同應付全球金融海嘯的巨浪狂濤。兩岸醞釀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本來的構想是為了幫助與扶持台灣經濟(見下)。但由於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基於意識形態,極力反對並將之塗黑誣蔑為出賣台灣主權利益之陰謀,所以,個人認為提出“兩岸四地和平發展”是一個重大與明智的戰略轉向。
和平發展的前景與好處
兩岸四地推行和平發展,是“四贏”的局面。但顧慮到時間,我以下所舉的例子,將主要以台灣為著眼。
剛剛發生的金融海嘯以及它給全世界經濟帶來的衝擊,應該益發提醒我們在冷戰結束後全球已進入一個地緣經濟時代。某些教訓在此時此地益發值得我們溫故而知新。譬如,第一,地緣經濟時代中,任何國家或政治實體的安全,主要是經濟安全,比它的軍事安全(即傳統的國防)恐怕還更重要。第二,為了鞏固自己的經濟安全,任何國家或實體體絕不能靠單打獨鬥。必須確保自己是國際重要經濟網絡的成員,以確保資源的供應與境外市場的暢通。台灣在國際經濟圈中,一向被喻為“世界的孤兒”。譬如,亞洲最大的經濟網絡ASEAN(東南亞協約國組織;簡稱“東協”;大陸譯為“東盟”)有十個成員國;並有十個以上的非成員國的“對話夥伴”。台灣既非是它的成員,也非它的對話夥伴。“東協”組織,與中國大陸早已成立了所謂“十加一”的自由貿易區。明年他們之間“零關稅”政策將開始實行。這對台灣將有嚴重的不利,因為台灣對東協十國的輸出,將因須繳高到9%的關稅而無法競爭。
因此,馬英九才急於要和大陸簽訂一個“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如果簽了這個協議,台灣與大陸之間就自然形成一個雙邊的自貿區。那麼,在明年“十加一”內部成員實行零關稅後,台灣將因為與大陸有ECFA 的自貿區關係,也不致完全被“十加一”排斥於門外。可是,台灣的反對黨,由於意識形態的需要,為反對而反對,一口咬定兩岸的ECFA 協定是出賣台灣利益的勾當(已如上述)。這等於是蔡英文帶領的民進黨在台灣經濟拮局情況下出賣了兩千三百萬人的利益。
地緣經濟時代,各個實體之間的關係已不是零和遊戲;而是可以“共贏”的遊戲。現在,再來談一下“兩岸四地和平發展”的其他願景與好處。地緣經濟時代,一個保障自己利益的條件,就是規模與旋轉餘地。再加自己在國際金融界與經濟圈決策上能占多大份量、起多大作用。拿台灣而言,在生產毛值(GDP)計算上,相當於4,015億美元,只占全世界總GDP的1.5%。可是,如果和兩岸其他三單元加在一起,其總數則是:4.8686兆(萬億)美元;占全世界GDP的11.32%。另外,台灣的外匯儲備是3,120億美元;但與兩岸其他三地加起來,將是2.658兆(萬億)美元。比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的1.05兆多出一倍半還多。所以,在國際金融與經濟論壇上,將有更大的發言權。中國大陸在非洲、中東、南美均有能源的投資。跟中亞與俄羅斯也有“西油東送”的協定。如果“兩岸四地”的和平發展真的起飛了,對於一個沒有資源的台灣,在“兩岸四地”的運作之下,將有很大的轉環餘地,無庸贅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