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關係大趨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8 00:09:43  


和平發展春潮洶湧,這就是今天兩岸關係的大趨勢。
  中評社╱題:兩岸關係大趨勢,作者:章念馳(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本刊學術顧問

  ‧任何一個民族,經歷百年的分離,沒有共同的經歷,沒有共同的記憶,沒有共同的利益,也就沒有共同的家園,加上國際勢力的介入,要維繫統一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共同創造未來,在共同締造一個更加民主富強文明法制的新中國,雙方都是創造統一的主體。統一已不是設計出來的,不是一方恩施給一方的,而是共同努力造就的,這種統一與傳統的“統一”、“征服”,完全不一樣,它甚至沒有起點與終點,這只是一個過程,是兩岸民眾都樂意都參與的中華民族崛起的過程!

  ‧我們要敏感掌握社會的新熱點新興奮點新趨勢,把研究與觀察更深入到民眾與社會深處,瞭解每個階層每個群體每個政黨的訴求,瞭解政黨、中間選民、中青年、中下階層、中南部人們的需求,更要注重模式創新與制度建設,更加注重中美與台灣三方互動的狀況,變被動應對為積極而為,將過去“危機管理”變為“機遇管理”,切實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兩岸的事情做好,首先要真心實意地從關愛自己同胞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等問題找上門,要主動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人云:識時務者為俊傑。這無非要我們審時度勢。時,即要我們與時俱進;勢,即要我們掌握大勢,順勢而為。

  今日的兩岸關係,與昔日的兩岸關係,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只有瞭解這“時”態,才能順“勢”而為,方能成為識兩岸事務之俊傑也。

  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

  追逐兩岸關係的由來,從甲午戰爭的割讓,1949年蔣家王朝敗退台灣,到2008年國民黨重新上台執政,台灣與祖國大陸分割已整整一百十多年了;雖然中間有短暫的“統一”--從抗戰勝利的回歸到1949年的再度分離--一個民族兩岸居民聚少離多,隔絕了一百多年,沒有往來,沒有交流,沒有對話,沒有談判,這樣的兩岸關係如果不出現變異反而成了怪事。兩岸不通,必然會造成兩岸的不統。

  如果說五十年的“割讓”傷痛隨了抗戰勝利而有所撫平的話,而1949年至2008年六十年的“分割”,讓兩岸關係產生的異變很難撫平。這六十年中,前四十年是激烈的“國共對抗”,漢賊不兩立,有你無我,相互“稱匪”,後二十年是激烈的“統獨對抗”。前四十年是“兩蔣政權”,後二十年是“李扁政權”,兩岸關係基本上是在對抗中度過,對抗衝突貫穿了這六十年的全部。後二十年雖然有了往來,基本上還是蔣政權“三不”(即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延續,依然是“戒急用忍”,兩岸的裂痕越來越深,從而使兩岸從“反共”變為“反中”,從“恐共”變“恐中”,從“自保”到“獨台”,從“獨台”到“台獨”……,這樣的發展也不足為怪了。任何一個民族,經歷百年的分離,沒有共同的經歷,沒有共同的記憶,沒有共同的利益,也就沒有共同的家園,加上國際勢力的介入,要維繫統一幾乎是不可能的。

  有鑒於此,六十年中,幾代中國領導人和有識之士,把解決台灣問題,促進兩岸統一,突破口始終放在“三通”上,試圖用“通航、通商、通郵”來突破長期隔絕而形成的僵局,用“三通”來重塑民族認同。在實踐中我們逐步認識到“和平統一”要比“武力統一”為好,於是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治設計。

  六十年中,大陸因素對台灣的影響力較弱,有時甚至有負面影響,大陸連續不斷的“政治運動”,乃至“文化大革命”,使“恐共”變成“恐中反中”。而島內在經歷了黨外民主運動衝擊之後,逐步發生“民主化”和“本土化”變化,使台灣成了政黨政治的社會,使兩岸政治制度走向迥然不同的兩個方向,於是一個國家形成了兩個政權兩種制度兩種生活方式並存的局面,使統一變得更為複雜。所幸大陸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大大縮小了兩岸某種差距,甚至在很多方面優於台灣,兩岸關係博弈,雙方都具有一定的資本。

  在這六十年中,尤其是後二十年,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幾乎是被台灣拖了走。“反攻大陸”與“光復中華”早已成為幻想,隨之是“一中一台論”、“中華民國在台灣”、“一邊一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意識”、“台灣主體意識”乃至“兩國論”的出現;“台獨”不僅不是一種訴求,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而是又說又做,而且形成“台獨黨”執政局面;“台獨”在台灣肆無忌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濁浪--從“去中國化”、“正名”、“修憲”、“公投”……,無所不用其極,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任何一種“訴求”都足以形成一場武力衝突。這六十年中,島內政壇一波又一波濁浪,衝擊著兩岸關係,形成“你攻我防”的態勢,這是一場少見的“對抗”,可謂驚心動魄。

  但是,這場“國共對抗”和“統獨對抗”,台灣終以失敗告終。隨著2008年台灣“立委”與“總統”選舉,選民以高票終結了陳水扁政權,從而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兩岸從六十年的對抗,開始走向了“合作發展”。一個“全面合作”的新時代,一個“共同發展”的新兩岸關係,取代舊時期驚心動魄的兩岸對抗,兩岸走入了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的良性互動,“兩會”交流的正常化,催生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局面。“大三通”的全面實現,宣告兩岸進入了“和平發展新時期”。這是有著分水嶺作用的新的歷史時期,其意義是深遠的。這就是“時”,也就是“勢”,是“大勢所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