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家泉:我是怎樣寫對台評論文章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9 00:16:15  


 
  至於近幾十年的政治人物,我評論的國民黨方面有蔣介石、宋慶齡、蔣經國、馬英九以及後來被開除出黨的李登輝等;民進黨方面的有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游錫壘、辜寬敏、陳明通、梁文傑等;學者型人物有汪道涵、辜振甫、李遠哲、方生等;企業家主要有王永慶等。其中有正面人物,也有負面人物,還有既有正面也有負面的人物。我完全從正面肯定並加以表彰的有汪道涵、王永慶、方生等;主要從負面評議的有李登輝、陳水扁、辜寬敏等。其他則是根據歷史功過及各人不同情況分別有所評述和褒貶。

  雜評方面寫的也不少。有歌頌“大三通”及有關人物的散文詩、打油詩,如《“大三通”啟動了!》、《贊紅衫軍》、《贊“新黨精神”》、《賀馬英九當選》等,有鞭撻李登輝、陳水扁“台獨夢”的雜文,如《小議“賣台”與“賣國”》、《台獨乃“十惡”之源》、《“貪腐”與“台獨”》等;也有類似投槍、匕首式的抨擊壞人壞事篇,如《脫去外殼露“獨”心》、《扁當局的“入聯”和“護貪”》、《政壇選戰的“十大怪招”》、《如同妖星籠罩的“台獨決議文”》等。

  以上是說的是評論稿的多樣性。至於評論稿的特點,我認為主要是它的新聞性、時效性和快速性,講求“短、平、快”。其次是,要求開門見山,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要繞彎子,兜圈子說話。它和一般的學術論文有顯著不同,只要能把握時機,掌握火候,有思想火花,隨時都可以寫。

  過去五年多來,每逢台灣或兩岸有什麼大事,諸如重要選舉,台當局重要講話,“雙英辯”(馬英九與蔡英文辯論),或者有關涉台大事,諸如“胡布會”(胡錦濤與小布什會面)、“胡奧會”(胡錦濤與奧巴馬會面)等,我都力爭抓住重點,有所評議,並爭取在第一時間發出稿子。每逢這樣的時刻,我作為評論員,幾乎成天打開電視新聞,既聽也有選擇地紀錄,不肯錯過時機,有時似乎有點緊張,也有點辛苦,但被責任感和興趣感沖淡了,總的仍感心情愉快,樂在其中,樂而忘累。發稿後的第二天,總要打開中評電視網,看稿子有沒有採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