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喚起共同記憶 尋找共同認同
--《百年中國》紀錄片的呈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8 00:43:36  


 
  “迷悟之間”要彰顯的,不是責備、更不是怪罪。往事逝矣!從這一段迷悟的歷史中,我們可否找出過去為何迷,如何迷,為何不能悟?真正的悟又應該是甚麼?這是《百年中國:迷悟之間》這部紀錄片能夠傳達的訊息。

  主軸:現代化的進程與命運共同體

  紀錄片圍繞兩個主軸展開思考:一是探討百餘年來,中華民族追求現代化、尋求民族復興道路上的“迷”和“悟”。一是透過歷史瞭解,百年來所有中華民族,現在的兩岸,在歷史所發生的悲喜苦樂中,其實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合作是悟,鬥爭是迷;能悟是幸,執迷是難。

  (一)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摸索

  每一個階段開始,我們都認為自己開悟,找到了方向了,但是事後卻發現,其實自己原來還在迷霧當中。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放一把火燒了,中國人悟到要現代化就必須奮起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甲午戰敗,發現只追求船堅炮利是迷,維新變法才應該是現代化之悟。變法不成,君主立憲說成為不能解決中國困境的迷,先摧毀再重建的暴力革命論又被認為是悟。

  袁世凱選擇帝制,中國知識分子又發現,一夜成功的革命只是個迷,缺少民主內涵的共和制度並不能夠阻礙軍閥循私割據。五四的北京大學青年學子認為,沒有民主與科學,中國的發展走不出迷,1921年成立的共產黨認為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給中國帶來真正的悟,馬克思路線才是中國正確的現代化道路。

  孫中山繼續宣傳三民主義,他相信這才是中國的正確道路。他認為以前沒有成功的迷是因為缺乏有自己的武力,因而建立黃埔軍校。國共合作,但是仍是各持其悟,堅持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北伐成功,難得有黃金十年提供國民黨實踐其現代化理想。東北邊的日本,忍不住了,他們在想,不趕快打斷中國的現代化,中國起來怎麼辦?這是日本繼甲午戰爭第二次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從1895年後就離開了中國的台灣,經由殖民母國日本開啟了一條不同於大陸的現代化道路。這條現代化的道路有著太多母國利益與功利的考量,雖然台灣享受到某些現代化的成果,但是做為日本前進南洋的“基地”,它的現代化必須以皇民化為代價、付出尊嚴、切斷與中華文化的臍帶。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迷。

  1949年起,兩岸各自走上不同的現代化路徑。大陸開始實踐其社會主義道路,台灣則在美國的羽翼下,以三民主義為綱領。它們基於不同的理由,在政治上有極權與威權的差別;在經濟上,有吃大鍋飯的社會主義與中小企業為主的資本主義差異。

  昔日之迷並非一文不值,沒有大迷豈有大悟?1949年國民黨政府到台灣後的建設,不就是對先前在大陸所做所為的大悟反省?蔣介石雖然期待“光復大陸”,但他更知,先決條件就是“建設台灣為中國的模範省”。繼任的蔣經國也瞭解,在退出聯合國後,只有“革新”才能“保台”,台灣因而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大幅前進。

  1979年起大陸的改革開放能夠順利推動,也是人們對於文化大革命災難的大徹大悟。鄧小平暫時放下了形式上的主義與路線,選擇“摸著石頭遊河”,以“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的務實理念,開啟了大陸的快速經濟發展。

  從此以後,兩岸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有了交集,也彼此累積了相當多的經驗,在未來的現代化道路上,兩岸應該相互學習,截長補短,共同為整個中國的振興一起努力,是我們在紀錄片所做的呼籲。

  現代化理想的內涵與目標到底應該是甚麼?這個問題已經超越了我們紀錄片可以討論的內容。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的迷在哪裡?做的哪些還不夠?做為一部紀錄片,我們將最後一個畫面停留在孫中山最鍾愛的四個字,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政治理想:“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是個烏托邦,但是這應該是現代化,或者說民族復興的最重要內涵與目標。“天下為公”意指我們所有努力的成果均應由每個人所有,不僅要國富,更要均富;不僅要民強,更要共享福祉。同樣的,“中國”也是大家的,不僅是官員、政黨的,也是人民的,它更是兩岸所共有的,大家都是命運共同體的一員。

  (二)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或許有人會從歷史的災難中發些國難財,但是絕大多數人民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是環環相連的。一榮俱榮、一枯俱枯。

  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千年未有的變局。挫敗中的清廷仍處迷霧,後來居上的日本,在甲午海戰中,一舉摧毀中國器物現代化的嘗試。清廷對現代化迷惘的代價就是必須割讓台灣。何其不幸,中國百年現代化道路的歷史一開始是以“割地賠款”、“現代化失敗就是民族屈辱”為開場。

  屈辱中的國人,並沒有自棄,他們或而選擇上書,或而選擇流血,希望能夠改變中國的命運,也是改變自己的命運。即使是已經被迫改變“主國”的台灣,也不忘對“祖國”的關懷。在維新變法的“公車上書”中,有五名是來自台灣的舉人,追隨孫中山的革命志士中,也有台灣人的身影。

  辛亥革命成功,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成立。可惜,人民只知共和,不知民主。由於人民已經瞭解共和,因此袁世凱只能稱帝83天。但是由於人民對民主素養不足,更沒有整個中華民族為一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只有效忠個人與我群的利益。民國成立以後,軍閥割據,逼的孫中山再次北伐,繼續革命。

  20世紀初期的中國的分裂的,雖然已經認識到,為了團結必須改“驅逐韃虜”為“五族共和”,但是主義、路線、權力、利益讓中華民族繼續撕裂。軍閥鬥、國共鬥,暴動、清黨,國人沒有一天停過,這樣的撕裂的中國,又如何能夠靜下心來走向現代化?

  中國大陸雖然在亂,但是已經被遺棄的台灣並沒有忘掉血緣與文化的臍帶。原住民冒著滅族的危險,堅持抗日,知識分子在武裝抗爭失敗以後,轉為軟性抵制。包括連雅堂在內的文人,透過撰史、詩文,教育、整理語言,讓他們的子子孫孫不要忘了自己是炎黃子孫。他是知道自己在殖民統治下的命運是與“祖國”分不開的。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的星星之火,終於引爆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悲壯也最波瀾壯闊的一次抵抗外侮戰爭。當時體質仍孱弱的中國,只能拼盡一切所有,浴血奮戰。盧溝橋把中華民族徹底地連結在一起了,國共兩黨在民族救亡上找到了交集。至於當時原本是炎黃子孫的台灣民眾,也被迫捲入了大和民族與中華民族的生死決戰,有的選擇回到中國這個“祖國”,有的被迫動員為日本這個“主國”而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