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銘記教訓 共同肩負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0 12:55:55


 
  四、從兩岸關係的歷史看,甲午之戰為兩岸關係埋下悲情的種子和傷痛的記憶,其影響至今揮之不去。甲午戰敗加重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進程,寶島台灣被日本強佔,數百萬台灣同胞被迫離開祖國懷抱,經受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日本殖民者以擁有第一塊海外殖民地、進入列強行列為榮。它一方面派出人才經營台灣,榨取利益,對台灣民眾進行奴化教育和“皇民化”改造,禁止中華文化在台灣傳播;一方面野蠻鎮壓台灣同胞的反抗,先後製造了“雲林大屠殺”、“蕭壟大屠殺”、“西來庵大屠殺”等一系列慘案。台灣同胞以“誓不服倭、抗戰到底”的精神,通過各種形式進行了長達50年的抗日鬥爭,先後有65萬同胞被日本殖民者殘殺、拘禁和傷害,這充分表現了台灣同胞心向祖國、不甘受辱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懷。時至今日,甲午戰爭和乙未割台留給兩岸人民的傷口仍未愈合。日據50年,導致部分台灣民眾在歷史記憶、文化認知和價值取向方面與大陸嚴重分歧,構成了兩岸隔閡的思想根源。甲午慘敗、乙未割台,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災難,台灣同胞的悲情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悲情。兩岸至今仍未統一,意味著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強加給我們的國際秩序還沒有根本改變。美國、日本仍在利用台灣問題遏制中華民族。我們這一代人應把這段屈辱的歷史記憶,化作共御外侮、促進統一的動力。

  甲午120週年對兩岸的啟迪

  重溫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如今,兩岸中國人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應共同思考甲午戰爭對今天的啟迪。

  一是中國要有大國方略。19世紀中葉,中日兩國幾乎同時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但兩個國家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略。日本轟轟烈烈地進行政體改革和國民改造,清政府卻未能抓住歷史機遇進行體制改革,未能構建國民的國家主義和民族意識,以致臣民“不知有國”,社會一盤散沙。甲午戰後100多年,中國前赴後繼的一代代志士仁人,經過辛亥革命、國民革命、抗日戰爭、土地革命和改革開放,實現了國家和民族自立自強,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國家和民族意識的覺醒和凝聚。當今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新的重大變革,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顯示金融資本主義已到窮途末路,中國必須以前瞻的方略,經略人類文明的發展走向。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秉持“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對內要完善公平公正的社會制度,實現共同富裕;對外要追求國際關係的平等、正義,建立尊重文明多樣性的和諧世界。

  二是中國要堅定不移地走民族復興之路。當今世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潮流不可逆轉,但國際競爭的“叢林法則”並未改變,鑄劍為犁仍是人們的一個美好願望。中國正處在由大到強發展的關鍵階段。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大國崛起,無一例外都要受到周邊或域外大國的圍堵和遏制。我們主張和平發展,絕不走西方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老路,但和平從來不是一廂情願,只有擁有維護和平的資本和對抗強權的實力,才能保證中國的發展道路不被打斷,才能把我們的大同理想示範於世界。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誌,台灣的命運始終與大陸緊密相連、休戚與共。只有中國實現統一,才有包括2300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真正的和平、尊嚴和榮耀。面對當今世界的激烈競爭,兩岸中國人應團結一心,攜手合作,共同創造兩岸繁榮,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復興。

  三是中華民族要砥礪憂患。當前,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可謂“三方不寧、四海翻騰”:東北方向朝鮮半島危機四伏,西北方向境外三股勢力蠢蠢欲動,西南方向中印領土爭端未決、“藏獨”勢力伺機生亂,東海、台海、南海、黃渤海方向敵對勢力不斷興風作浪。這一局面的深層原因是美國的戰略東移。“9·11事件”後,美國以反恐為名,加緊對中東、西亞、中亞的控制,但在伊斯蘭文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遭到失敗,中歐、東歐問題上被俄羅斯頂住,美國開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挑戰中華文明圈,利用中日矛盾、南海爭端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發展。而日本右翼勢力為抗衡中國最終擺脫美國,充當美國的馬前卒,釣魚島問題正是美日聯手制華的集中表現。不久前,我帶團訪問日本,親身感受了日本國內的政治氛圍:一方面反戰和平力量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面安倍政權修改“和平憲法”、行使集體自衛權、尋求擺脫戰後體制,在日本也有大量的民意支持。日本二戰後因為冷戰影響並未完成脫胎換骨的國家改造,右翼思潮和軍國史觀滋生的土壤遠未根除。“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歷史發展的辯證法。反思甲午,兩岸同胞要牢記歷史教訓,增強憂患和防範意識,共同應對中華民族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面臨的挑戰。

  四是兩岸中國人要共塑強大民族精神。評判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優劣,要看她對人類文明進步所作的貢獻,而不能簡單地以戰爭勝負一論短長。在數千年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出燦爛輝煌的文明,中華文化展現出很強的包容性、優越性。近代以來,西方國家用武力打開中國國門,把他們自認為先進的文明強加給我們,對中華文明造成沈重打擊。但是,隨後西方文明引發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災難,歷史上接連爆發的金融危機更暴露出西方基督教商業資本主義文明的劣根性。西方商業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正在把人類引向一條充滿核戰爭危險和基因物種生態災難的不歸之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國,培育民族精神離不開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準確定位。我們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汲取其他文明精華,與平等待我之世界各國一道,構建多元共生、和平發展的世界文明。兩岸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成員,有責任共同塑造強大的民族精神,共同守護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共同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

  120年過去了,海峽兩岸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和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並面對世界。中國強調的發展和復興,不是搞狹隘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更不是走復仇的歧路,而是堅持中華民族本位,堅持世界和諧理念,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國際主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發揮13億中華兒女的聰明才智,追求人類的公平正義和世界大同。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9月號,總第201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