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領導階層轉換話語沒有困難,有殖民主義打下親日的生活環境為基礎,即使充滿中國意識的教科書,讓曾經年輕的他們,學會一套中國人身分的話語,並不能取代根深蒂固的後殖民情感,所以在本土化號召之下,能快速復燃。他們是世俗化的天然獨,雖熟悉同情“台獨”,但主要利用“台獨”為政治資產。
相形之下,年輕世代的天然獨耳濡目染的,不是領導世代脫離殖民統治的過程,而是具有中國人身分的國民黨自我質疑、隱藏、壓制,不斷擔心被揭穿的一種退卻。前四十年國民黨時代的教科書,與近二十年國民黨人驚恐隱匿與自殘的話語,後者顯然在政治正確的情感上,有更大的示範效果。
年輕世代沒有要被取代的身分意識,九零年代以降,他們成長的環境中,是中國人爭相拋棄身分,相互揭發,與討好“台獨”的連續劇。揭穿中國人成為一種可以讓人出頭的政治誘惑,結果,所有這些表演拋棄中國身分的從政國民黨人,自己最容易成為被揭穿的對象,其中,揭穿馬英九最為流行。
天然獨的形成發展中,親日媚日的教科書的影響有限;中共壓制與國民黨的挫敗雖然鋪陳了台灣人疏離於中國大陸的溫床,仍不等於拋棄自己的中國人身分,這須要一個實際過渡的過程,才會導致年輕世代浸淫在中國人自己退出中國的情境下。這個過程絕不是“台獨”促成的,起碼不是直接促成的。
年紀稍長的觀察家,可以如數家珍地把李登輝“憲改”、反中、國民黨內鬥、馬英九執政團隊中,積極配合與自願表演非中、反中以謀政治好處的菁英層,一一點名。他們舉手投足依舊散發中華文化的優雅氣質,只是他們的政治奮鬥已經把這樣的氣質,改造成政治正確的獵巫對象,怪民進黨無濟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