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面對藍綠 北京需要有新思維新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8 01:04:32  


 
  又怎開展新思維?鄧小平開啟迄今的“改革開放”、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科學發展”,乃至習近平不久前提出的“五大優勢”,都先後一貫師承了前部份的毛思想。習近平早年曾下鄉延安地區,對延安奮發進取和實幹的精神必領會尤深,對之最具發揚光大的潛質。重慶“唱紅打黑”企圖沿襲毛極左路線的做法之被及時阻止,恰適成功維護了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路線不被干擾的純正性。

  再者,毛思想之被名為“思想”,而非“主義”,其本身即非不可被“與時俱進”;即便是馬、列“主義”,經“中國特色化”之後,亦非不可被作出最大限度的彈性詮釋。新主政者若能胸懷如此之抱負,自不至流為教條或“本本”主義者,則對主導兩岸關係的“一國兩制”此最高方針,大可作出迎合新形勢格局的調整。

  戰爭在今內外大環境之下已非可能,解決台灣問題只得靠和平手段,對台政策就必須按台人民心之所向看齊。因此,對“一國”作出最寬鬆的界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涵蓋台方獨派之所欲者,不將此事當作涉及孟子所謂之“能不能”的硬原則問題,而是“為不為”的選項問題。兩岸的政治隔絕已屆一甲子,若容許現狀維持不變,台人對大陸愈離心的力度必只增不減,量變促成質變,兩岸朝更分立發展之勢益難扭轉。擴大“一國”的意涵和架構,既屬“守經”,亦屬“權變”,充份體現到如列寧所說過“後退是為了更好之前躍”,亦乃退一步海闊天空、“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毛澤東亦是在延安時代深入陪都重慶會面蔣介石,為已爭分不少,而國共之間打打談談,展現了極大的彈性,中共終能快速取得勝利。習近平等若真欲發揚中共所謂之黨的“先進性”,在台灣問題上只能爭取走在台人心所向之前,而非落於其後,以便因勢利導也。

  舉一例,“九二共識”距今二十載,是否已過時及內涵欠明確尚且不論,然若仍拘泥於此名實屬不長進,今另起平台是時也。謝長廷稱兩岸應“面對、處理、超越差異”,而不止於“求同存異”,無疑是更有前瞻性的積極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