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蘇嘉宏:蔡是機會主義 馬支點何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2-05-21 00:53:25


 
  二、蔡英文批判“蔡英文的‘一國兩區’” 
 
  對兩岸關係稍有涉獵的人,都不會對一九九○年十月李登輝設置“國家統一委員會”,隔年二月通過“國家統一綱領”,主導“憲法”一連串增修,增修條文前言首句明列“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之語,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一國兩區”的歷史感到陌生。這一個階段歷史,距今不遠,出自於李登輝一手主導,無怪乎台灣加油讚稱蔡英文抹紅馬英九今日之語,等同於批判李登輝的昨日之舉。
 
  兩岸關係不管是“國共內戰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簽訂停戰協定”,或是“國際冷戰格局下的分裂國家/簽訂類似德國統一以前的基礎條約”,兩岸都必須在“黨對黨”、“國與國”之外,尋求一個能夠連接歷史與兼顧現實,而彼此都能相互接受的“簽約當事人”之“身分安排”。
 
  “一國兩區”是“憲法”增修條文層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法律層級的制度設計,長年為司法審判實務所承認,並累積大量判決,推翻這個制度和實務運作的社會成本極大。“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在“一國兩區”的“憲法”、法律的基礎上制定,據說“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的法案起草者就是蔡英文,蔡英文批判“蔡英文的‘一國兩區’”如果理直氣壯,民進黨此時就應該著手改廢涉及“一國兩區”的相關法令,另行誠實地建構“一邊一國”,甚至是“推翻‘中華民國’的“憲法”、法制體系;但是,這是代價龐大的革命,蔡英文和獨派選擇任人辱罵不會反控的馬英九來詆毀、抹紅,蔡英文所代表的“蒼白機會主義台獨路線”一直是民進黨的主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