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朱立倫訪美後兩岸路線:戰略性思考及雙面刃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22-10-26 09:51:40


朱立倫兩岸路線正遭遇來自黨內派系挑戰及質疑
  中評社╱題:“朱立倫訪美後兩岸路線:戰略性思考及雙面刃效應” 作者:柳金財(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摘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公開宣稱以“親美反共”路線,取代以往“親美和中”戰略;以“九二會談的共識”、“沒有共識的共識”、“建設性模糊”、“創造性模糊”詮釋“九二共識”。反對者認為,這無異是自我斷裂、悖離馬英九兩岸路線,甚至是歷任主席最為倒退兩岸路線;與民進黨兩岸路線趨同,從而喪失本身兩岸政策優勢,陷入自我邊緣化、缺乏主體性的“政策空白”。贊成者卻認為,這利於解構長期民進黨標籤化、污名化的國民黨“親中”形象,去除台灣社會對國民黨“賣台行為”質疑。這兩種正反對立觀點,莫衷一是、南轅北轍。

  壹、前言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六月訪美時,不僅倡議國民黨應持守“親美反共”路線,同時宣稱“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是一種“創造性模糊”及“建設性模糊”概念語詞。又因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後,下令中央黨部降半旗致哀;且於七月接待日本訪團時,強調國民黨持友日政策立場。綜觀近月來朱立倫所持“親美友日反共”路線,一般理解為往中間路線靠攏,意在破除民進黨長期對其“親中賣台”指控;然而,此等系列舉措也引發部分黨內元老世代、黨內外深藍政治勢力之質疑、爭議及反彈;日前又傳出國民黨中央有意重新定義前主席及故總統李登輝評價,一石再度激起千層浪,激起黨內路線爭論。

  2022年6月2日至6月12日期間朱立倫訪美,此行訪美最主要目的是重啟駐美代表處;為黨籍未來總統候選人與美方建立溝通管道;擺脫“反美親中”形象。然而,朱立倫訪美期間所闡述新兩岸路線,卻被質疑陷入“類民進黨化”及“綠化”困境。當朱立倫的兩岸路線與民進黨雷同時,外界曾質疑這豈不掉入既往其批判前主席江啟臣兩岸路線,流於“小綠化”窠臼嗎?朱立倫公開宣稱以“親美反共”路線,取代以往“親美和中”戰略;以“九二會談的共識”、“沒有共識的共識”、“建設性模糊”、“創造性模糊”詮釋“九二共識”,致遭黨內外質疑國民黨還堅持“九二共識”嗎?

  確實一旦兩岸欠缺“九二共識”,還有甚麼“共同政治基礎”,能作為重啟對話協商“政治前提”嗎?台灣社會對朱立倫兩岸政策闡述,各方見解不一。反對者認為,這無異是自我斷裂、悖離馬英九兩岸路線,甚至是國民黨歷任主席最為倒退兩岸路線;與民進黨兩岸路線趨同,從而喪失本身兩岸政策優勢,陷入自我邊緣化、缺乏主體性的“政策空白”。贊成者卻認為,這利於擺脫既有傳統框架束縛,著眼於解構長期被民進黨標籤化、污名化的國民黨“親中賣台”形象。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兩岸論述及路線上的趨同化、本土化及台灣化,反而是讓國民黨擺脫歷史框架束縛。

  朱立倫兩岸論述及路線的台灣化有其政治動機,旨在破除民進黨對其係“外來政黨”的醜化,重新尋回台灣社會對國民黨支持及信任度。當大陸批判朱立倫兩岸路線越強烈時,朱領導國民黨越能擺脫“親中賣台”形象;而當“親美反共”路線一旦有效轉化成“親美保台”時,國民黨便能成功破除民進黨長期標籤化“賣台”形象,當國、民兩黨兩岸論述具有某種程度趨同性又有關鍵差異性時,最終民進黨喪失攻擊國民黨的藉口。如此,始能讓台灣民眾回歸理性的政治思考及政策辯論,淡化“兩岸因素”在台灣選舉中影響作用,破除“大陸因素”成為民進黨操作選舉時“超級助選員”角色。

  回顧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時,民意極為低迷的蔡英文,即是運用“抗中保台”路線重新激發選民支持。國民黨必須重新證成其為真正具有治理能力的政黨,始有可能返回執政舞台行列。朱立倫訪美的相關兩岸論述,引發黨內所謂“兩岸論述路線變化”的爭論,黨主席因面對選票壓力,在兩岸議題上與黨內諸侯或其他次級團體意見相左,甚至連黨中常委等中央權力核心結構成員與朱立倫兩岸思維皆有所差異。國民黨應思考如何維持既有的兩岸政策及溝通之優勢,避免被民進黨也被民眾黨在兩岸路線上“雙重邊緣化”,防止最終政黨競爭格局從傳統藍綠兩元權力結構,轉換成三黨鼎足而立之局面。

  貳、朱立倫兩岸新論述戰略性思考及其局限性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期間,在公開場合倡議其新的兩岸論述及路線,公開宣稱“親美反共”立場、“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建設性模糊”概念政策訊號;同時,表明國民黨執政時與美國政府具抗日、反共的歷史共同記憶及情感,願支持及配合美國拜登政府實施印太戰略及政策,形同“美台關係”高於“兩岸關係”。①朱立倫採取“親美反共”之對外及兩岸路線,模糊化“九二共識”是“九二會談的共識”,這樣新論述有其戰略性思考。

  首先,國、民兩黨兩岸論述趨同,不是自朱立倫開始,而是李登輝執政開始已逐步吸納,兩黨具有差異性及相似性,但國民黨兩岸路線不會被質疑走上“台獨”。李登輝主政時期,提出“生命共同體”,相對於民進黨提出“命運共同體”;馬英九執政時期,提出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前途應該由全台灣的人民、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來決定。②陳水扁、蔡英文執政也宣稱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人民有權決定自己未來;至於陳水扁則提依據憲法處理對岸“一中問題”,蔡英文則宣稱“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兩黨也有諸多雷同之處。

  然而,國民黨並無《公投台獨黨綱》、《正常國家決議文》,故朱立倫主張不會“變更現狀”,民進黨訴求則可能會“變更現狀”。國民黨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民進黨依據《台灣前途決議文》承認依據憲法,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換言之,兩黨的兩岸路線在表述上確實有趨同化現象,但國民黨仍是隸屬“反對台獨、願意統一”的政黨,民進黨則難以完全公開表述“反對台獨、贊成統一”。

  其次,回顧朱立倫在競選主席期間的兩岸論述,其核心主張除回歸“九二共識”外,尚包括提出“親美和中”戰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求同尊異;界定“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強調兩岸社會交流,設置台商、台生服務處;恢復海峽論壇、國共論壇;倡議“朱習會”等等。朱立倫之兩岸政策表述,可謂是回歸傳統馬英九兩岸路線,兩岸政策本是國民黨治理長項及優勢。③

  但面對民進黨對國民黨兩岸路線“親中”之“標籤化”、“邊緣化”及“污名化”,朱立倫固然沒有旗幟鮮明宣告其兩岸路線是“正藍旗”,但具打破僅有民進黨兩岸論述才係立基於“台灣本位”思考,不再憂譏畏讒擔心被質疑“小綠化”、“類民進黨化”。朱立倫提出“親美反共”路線,這與兩蔣、李登輝及馬英九主政時期,一樣堅持“親美”路線;同樣也支持參與“印太戰略”。“親美反共”可謂是兩蔣、李登輝主政的“兩岸路線”,接續兩蔣及李登輝的“反共”路線,破除國民黨長期被污名化為“賣台集團”。④

  復次,朱立倫倡議與民進黨相似兩岸政策語言恐被吸納、邊緣化。此固然顯示朱主治下國民黨係以執政目標為重的務實政黨,然卻陷入“被綠化”困境。然而,這必然遭致質疑,類似反對觀點認為這與朱立倫曾批判前主席江啟臣兩岸路線“小綠”何異?既然認定“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又如何重啟兩岸對話及協商呢?既是採取“親美反共”路線,是否仍需參與“海峽論壇”、“國共論壇”呢?兩黨還會有“朱習會”嗎?若朱立倫兩岸路線持續“綠化”,最終恐將“被邊緣化”;縱使取得兩岸論述的話語權及贏回執政權,也會陷入與民進黨一樣難以治理兩岸問題之困境。

  再者,朱立倫的兩岸路線可能陷入民進黨政策困境。朱立倫訪美期間闡述兩岸新路線,是否進一步落實尚待觀察。其目的應是著重有效去除民進黨不斷“標籤化”國民黨“親中賣台”質疑。這顯示朱立倫試圖推動一項戰略框架論述,旨在破除“民進黨魔咒”,掃除意識形態被步步進逼“抹紅”困境。試圖在台灣社會中爭取普遍民眾支持,展現其優異治理能力重獲選民信任,不再處處被攻擊處於挨打局面。換言之,朱立倫學會以民進黨對手為師,試圖突破民進黨綠色新黨國體制所建構意識形態牢籠。當民進黨表述歡迎國民黨兩岸論述調整時,民進黨已經失去“污名化”國民黨的攻擊藉口及力道。⑤

  最後,朱立倫正在調整國民黨兩岸論述及路線,具有“戰略性模糊”特性。在政策意識形態上,可區隔為“純粹型意識形態”及“實踐型意識形態”,前者是維持黨綱及政綱上政策依然沒有改變,例如政策核心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後者則是彈性表述為“沒有共識的共識”、“創造性模糊”、“建設性模糊”(求同尊異),公開場合少談“九二共識”,強調兩岸應以“對話代替對抗”。

  儘管朱立倫在兩岸論述新詮釋上有關政治語言使用,國民黨的兩岸路線似乎往民進黨靠攏;但對“九二共識”的澄清,也並非是簡單向民進黨完全效法。國民黨並未跳脫“一中是中華民國”、“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或者是“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內涵之異”(求同存異、求同尊異)的政治正確。這完全不同於民進黨所提“九二共識”是不存在、虛構,且另提“九二會談精神”、“九二歷史事實”及“九二共同認知”作為“九二共識”替代方案。

  朱立倫在釋出“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後,最終仍澄清國民黨兩岸路線“沒有改變”。⑥這種政治語言及政策表述方式,越來越像美國對兩岸政策表述方式,時而“模糊”時而“清晰”,給予自身更寬廣及彈性空間。朱立倫在兩岸及外交路線表述上更顯彈性,一方面在破除民進黨“標籤化”策略下,以取得政權為首要目標,因而採取“戰略模糊”表述;但為求展現具有兩岸治理能力及重啟兩岸對話協商政策優勢目標下,又凸顯其“戰略清晰”特性。

  叁、朱立倫訪美兩岸路線與競選主席主張差異性

  綜觀朱立倫在競選黨主席期間的兩岸論述主張回歸“九二共識”,闡述“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恢復海峽論壇、國共論壇;倡議“朱習會”等等。朱兩岸政策表述固然回歸傳統馬英九路線,但卻被質疑缺乏開創性、創新性、積極性、進取性。然而,當面對民進黨當局對“九二共識”之標籤化,國民黨更需建構戰略性的兩岸論述,避免國民黨兩岸路線持續邊緣化,重新取得兩岸論述的話語權以贏回執政權。

  首先,朱立倫在國民黨主席選舉時提出的兩岸路線“相對穩健”。可謂是回歸馬英九的傳統路線,朱立倫強調黨綱內的“連胡五願景”精神,推動兩岸交流互動;應以“社會力”取代“政治力”,以六項社會管道促進兩岸交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主張國民黨要扮演“和平促進者”角色,力主六大社會力交流,包含文化、城市、學術、商業、宗教、體育及環保層面;主張兩岸能從“求同存異”逐漸走向“求同尊異”。⑦

  其次,朱立倫兩岸路線取向傾向中間路線。既無傾向江啟臣的本土路線,也無偏於張亞中的親陸路線。朱立倫兩岸路線內涵及特色,係介於江啟臣與張亞中之間。主張回歸傳統國民黨兩岸路線,對於外界質疑兩岸關係已從國民黨的資產變成包袱,強調“國民黨絕對不能變成小綠,都跟著民進黨的做法,與民進黨有何異?”相對於江啟臣“台灣取向”的兩岸路線,朱立倫的兩岸路線更傾向於“大陸取向”,但又不及張亞中兩岸論述。⑧

  再者,主張立基於“社會本位”的兩岸交流與合作。針對國民黨應如何抗拒被民進黨“抹紅”的壓力,提出重啟兩岸交流對話及率隊拜會大陸領導人,化解兩岸關係敵對狀態。認為國民黨的兩岸論述明載於黨章、黨綱規定,要延續、更要深化“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精神。應扮演負責任角色,在大陸設立服務處。最後,朱立倫兩岸路線既批判江啟臣,因懼怕被民進黨貼“親中賣台”標籤而淪為“小綠”,主張回復兩岸交流平台,也批張亞中提出的“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及主張簽署“兩岸和平備忘錄”,致國民黨背負“急統”、“紅統”之標籤。⑨

  總體而論,朱立倫在競選黨主席期間的兩岸路線主張,係回歸馬英九兩岸路線,可謂是穩健不偏的新中间路線,既要防止淪為“小綠”而被民進黨加以邊緣化,也要避免走向“紅統”而被污名化“親中賣台”。然而,與競選黨主席時期兩岸路線相對比,朱立倫訪美期間所釋放兩岸路線,包括“九二會談的共識”、“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九二共識”是“創造性模糊”、“建設性模糊”,奉行“親美反共”、“親美保台”路線,這些政治和政策語言,皆傾向運用既往民進黨兩岸論述語言,形同“被綠化”、“被吸納”現象。比其曾所批判江啟臣兩岸論述,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簡稱“憲法九二”)更為“綠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