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中評社 秦正陽攝) |
中評社博鰲3月27日電(記者 秦正陽 李娜)3月27日上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一帶一路:為全球化‘修路’”分論壇上,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指出,一帶一路為全球化修路,加強全球化過程中的軟基礎設施建設和硬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軟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跨境的人文交流,跨境的社會和經濟交往這種制度和標準,規則的基礎設施。硬基礎設施主要是像交通,能源,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這些軟硬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我們的跨境人員網絡,跨境資金網絡,跨境商品和服務往來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第一階段硬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果,應加大軟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支持硬基礎設施的發展。
軟基礎設施方面,第一個就是在金融風險管控的優化方面,怎樣更好的可以降低金融風險,引入更多私人的資金來加入,也包括亞投行,亞洲開發銀行這樣的機構來參與,因為這些機構的參與可以把項目降低利率。按照ADB的預算目前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融資90%都是政府機構來提供的,那這是不可延續的,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引進更多的資金,也可以把一些比較成熟的,有固定收入的一些項目證券化,也可以增加用本幣投資的成分,降低貨幣匯率變動所帶來的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第二個領域就是在法律架構結論爭端,一帶一路這麼大型倡議推行到現在,難免碰到一些商業上的爭議,這是自然的,最不好的方法就是所有爭議都政治化,最好的就是利用一些社會的機制。中國也非常的重視這一方面的問題,成立了一帶一路的仲裁庭,也包括了在香港一國兩制體制下的一些機制。所以有一部分的商業機制會在中國的體制下解決,也可以選擇第三方中立的法務平台來解決,利用調解、商業仲裁或者是訴訟。當然調解,仲裁的成本比較低,效率比較高,而且沒有這麼的傷感情,這些都是可以來發揮的。
第三個軟的基礎設施,除了雙方的合作模式,也可以採用多方的合作模式,比如說新加坡在中國發展過很多的大型的項目,蘇州工業園,廣州生態城等等,像蘇州工業園這樣的項目可以到一帶一路第三市場去複制的,帶有比較好的品牌,也可以增加一帶一路的包容性。東盟和中國之間還有什麼方法和領域可以加強合作,在重慶的互聯互通的項目底下,我們啟動了國際陸海項目大通道,就是絲綢之路新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起來,創造了更大的網絡效應,也把中國和東盟的貿易提升,這就是一條陸海貿易通道,把西部貨運輸到新加坡,從三周的時間可以減少到一周的時間,降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