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開發銀行副董事長行長鄭之傑(中評社 秦正陽攝) |
中評社博鰲3月27日電(記者 秦正陽 李娜)3月27日上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一帶一路:為全球化‘修路’”分論壇上,國家開發銀行副董事長行長鄭之傑指出了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融資問題的三大難,並相應提出“三策”,指出要構建開放包容的平台;規劃先行,對對象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要做出調查研究和可行性的規劃;因地制宜,有創新思維。
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互通是共建一帶一路重要的著力點,也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全球基礎設施的預測,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將達到94萬億美金,但是1/5無法得到有效的資金支持,這是為什麼呢?鄭之傑提出了一下三點原因:
一是部分國家的基礎設施投入的不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不平衡,部分國家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財政出資能力和融資能力有限,基建領域的發展相對的滯後。
二是市場化運作的難度大,基礎設施項目具有投資規模大,短期投資回報低和投資期限長的特點,吸引資本介入的難度比較大。
三是項目建設的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基礎設施建設中,普遍涉及的徵地拆遷,生態環保,社區關係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付出比較多的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帶來諸多的不確定性的風險。作為中國開發性的金融機構,我們自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們累計為600多個一帶一路的項目提供了融資,超過了1900億美元。截至到2018年底,開發銀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餘額是1090億美元,自2017年的5月,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宣布,開發銀行將提供2500億元等值人民幣提供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截至二月底,這筆專項貸款已經累計完成承諾4807億等值人民幣,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是1391億人民幣,應該說這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提供了長期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巨大的金融支持。
結合開行的實踐看,鄭之傑提出,要更好的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融資,在以下的方面還需要做出一些努力:
一方面需要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共建平台,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需求巨大,搭建更加開放包容的融資平台,發揮政府的財政資金,國際資本,國有和私人資本等各類資本的優勢,形成推動一帶一路發展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