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關注:王逸舟研判中國外交走勢
http://www.CRNTT.com   2022-04-23 00:33:09


4月20日晚,王逸舟教授作“中國外交走勢研判”學術講座(會議直播現場截圖)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實習記者 王詩馨)4月20日晚,北京大學研究生會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會共同舉辦了以“中國外交走勢研判”為主題的學術講座。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能力建設”首席專家王逸舟擔任主講嘉賓。他指出,當前俄烏衝突戰火紛飛,大國關係風雲變幻,冷戰陰影若隱若現,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外交走到了一個新節點。對於中國外交未來的發展,要結合一縱一橫兩個線索,同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走對路,才能成為一個穩健的大國。

  王逸舟指出,今天的中國確實來到了一個新的節點。當前的學術界和一些決策部門,對中國外交的走勢具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中國現在處於俄烏衝突、全球化停滯、大國關係撲朔迷離的背景下,中國有很多機會,中國的前景是比較被人看好的;也有人認為,未來有可能出現新的冷戰,出現大國對抗中國的情形,甚至可能要被迫全面站隊;在經過俄烏衝突之後,美國和西方的壓力及大棒也有可能重新打在中國頭上。

  王逸舟則認為,對中國外交走勢的研判需要抓住一縱一橫兩條線索:縱向上把握當前時代定位,分析“強起來”語境下的外交特點;橫向上與當前的大國進行比較,通過分析大國目前的機遇和挑戰,探究中國當下相對的優勢與劣勢。

  王逸舟分析,從縱向的角度來看,中國進入了一個跟以往兩個時代不同的時期。從原先毛澤東時代的“站起來”,到改革開放、鄧小平時代的“富起來”,再到今天的“強起來”,其中“強起來”的含義十分值得思考。在“強起來”時代,中國外交的走勢、中國外交的長與短是什麼?

  王逸舟指出,對於今天的一般人而言,尤其是年輕朋友,往往容易看到中國當前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第二軍費大國的地位,以及看到中國目前在全球最主要的製造業、教育、科技投入等方面占據相對有利的位置,然而對“我們從哪來”,對中國曾經經歷過何種艱難困苦不太熟悉。同時也存在著另一種比較悲觀的觀點,認為“台灣是我們的重要挑戰”,“南海、東海可能會出現新的危機”,“美國、西方對中國的圍堵造成很嚴峻的局面”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