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歐美內地夾擊 香港經濟仍有生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8 09:39:50  


  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大公報》今天刊登社評說,昨日港股又跌近千點,跌幅約百分之三點五,反映在外圍及內地夾擊下市道節節退縮,如此下去或會令投資者信心盡失,從而引發一次股災。已有跡象顯示港股基礎轉弱,港元匯價自十月末起,由七點七五的高位回落,至今兩個多月已形成弱勢,並非一兩天的短暫波動。在這資金流失的形勢下,或反映“北水”、“洋水”看淡前景先行告退,或其他因素迫令投資者要套現離場。總之,在海外及內地情況有變下,港股難免受到影響。

  近日本港高官連番發出警告,指次按危機已引發金融風暴,影響日大且最壞時刻未到,有些銀行業績或會見紅,請港人有心理準備云云。顯然,歐美等發達市場情況轉差已成定局,還可能陷入滯脹困境。故必須了解海外風雲突變,會對香港造成什麼影響?比股市更值得關注者是,本港的實體經濟會否受累而出現嚴重問題,對歐美金融風暴的影響,務必要作客觀分析。本港銀行或會受累,但仍只會是個別事件,既不致影響這些銀行的安全,更不會導致本港銀行體系爆發危機。當然,港人投資股市時自要分外小心。例如有投資銀行報告指出,一家本港外資大銀行的美國次按業務,在年中已有一成三負資產,如樓市下跌一成則會再增四成多,故可能面臨巨大斷供浪潮。

  社評表示,不過這些都與本港經濟無直接關係。但香港難免會受到間接影響。歐美經濟轉弱時,港商出口及本港的轉口、旅遊等業務都會受累。這對香港來說並非大不了;過去多年來每當國際出現大變,作為高度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香港必受影響而要作出適應。幸而以港人的靈活勤奮,都可以應付得來,有驚無險地挺過困難的日子。面對新一輪歐美的巨大經濟、金融併發危機,港人自要有所準備,特別是投資組合要作出調整,卻亦不必惶惶終日。

  與過去顯著不同者是,香港實體經濟對歐美的依賴日降,而對內地的依賴則日高。因此只要內地經濟保持強勢,和中央對香港的支持政策不變,則即使歐美形勢大壞,香港亦可少受衝擊,“分離”效應在這裡將會比其他新興經濟體更為明顯。不過值得注意者是:最近內地宏調政策有變,採取了加大收緊力度的策略。貨幣政策的忽然從緊,再加上連串的打擊加工出口措施,對香港及港商的負面影響確不容忽視。不少內地港商正陷於資金緊缺困境,而要回港集資。一些內地人士在港的投資,亦要“縮水”或急求出讓套現回師救駕,造成北水回調。同時,內地出口如受歐美市場放緩衝擊,亦會間接影響本港的外貿服務業務。但只要內地經濟不致忽然轉冷,而只是稍作調整,則香港亦可適應,不致引發動盪。

  總之,雖如上述本港實體經濟難免受到歐美轉差、內地轉冷的影響,整體情況卻不致十分惡劣。反而真正令人擔心的是,通過聯匯渠道帶來的貶值減息,會造成負利率及資產升值預期,從而導致通脹急升及泡沫膨脹等問題。這不單會造成金融、經濟動盪,甚或會觸發社會不安,故政府必須密切注視,並早作防備,而不是只知發出警告而又毫不採取實質行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