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回歸十年 香港今後更美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4 12:21:15  


伍淑清:經歷了10年風雨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穩定得來不易。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3月14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全國政協常委伍淑清的文章說,今年是香港回歸10周年,作為一名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情思頗多。 

  文章說,自1997年至今,香港市民經歷了不少心路歷程,在“九七回歸”前,因為是英政府管治,香港市民大都是抱著埋頭苦幹,搏命爭取最大的經濟收穫,對政府及其它如國事、世界事務都不太關心。1997年回歸後,香港市民對“港人治港”的認識逐漸理解,並開始表現出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對政府的施政也不再是不聞不問,而是有所聞有所問。

  未來10年,將是鞏固香港經濟基礎、進一步落實在“一國兩制”下“港人治港”的重要時期。香港人士必須尊重國家,誠心誠意地服務香港,同時更需要充分瞭解如何更好地貫徹落實高度自治。

  文章指出,經歷了10年風雨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穩定得來不易。因為在國際上不少人士及一些勢力總是在挑戰“一國兩制”,經常用非官方途徑在香港挑戰《基本法》。許多香港人士,如香港特區政府前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女士等等,都為落實《基本法》做了很大的努力與貢獻。他們的愛國愛港之心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深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尊重。香港愛國愛港人士多年來默默耕耘、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令人敬佩,在未來歲月中值得進一步弘揚。

  文章提出,在這次“兩會”上,我考慮提出幾個方面的建言:

  (一)讓更多界別、階層的香港人士到內地瞭解經濟及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從而加強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及理解。

  (二)讓更多香港大學生及年輕人到內地,如西部、東北等地參與一些公益活動及項目,開展更多形式的“以人為本”活動,加強內地與香港的相互認識與相互關懷。

  (三)希望有更多內地語文老師到香港的小學來,教小學生學習普通話,加強中國語文的學習,提高中文水準。
  未來香港,必定隨著國家的發展而更上一層樓。對此,我充滿信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