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殖民統治與台灣的社會認同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1 17:41:56


 
  (一) 日本強行割台與武力占領催生並凝聚了台灣同胞的國家民族意識與向心力。

  日本強迫中國清政府割讓台灣,並以武力強行占領全台灣的野蠻行徑,激醒了台灣同胞的國家與民族意識。馬關簽約割台消息傳到台灣,“全台震駭”,“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民眾“聚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迅速掀起了全台灣反割台運動的鬥爭。台北民眾“激於義憤,萬眾一心”,鳴鑼罷市,抗議清政府賣國割台,決心誓死抗日保台。台灣的士紳及在京的台籍舉人、官員分別向朝廷上書強烈表明,“台灣屬倭,萬姓不服”,反對將台“棄以予敵”;“台民誓不臣倭”,“願誓死守禦”,“抗倭守土”,“舍死亡生,為國效命”。
 
  反割台鬥爭失敗後,日本殖民主義者以武力強行占領全台灣。孤懸海外的台灣同胞在大難臨頭時,為禦敵自主保台,毅然成立“仍奉正朔”的“台灣民主國”,組織台灣義軍和守台清軍官兵一起以武力反抗日本軍事占領,歷經大小仗百餘次,犧牲了數萬台灣同胞,讓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比在甲午戰爭中還多出一倍的重大傷亡的代價。台灣軍民在面對外族入侵時,所展現出來的同仇敵愾和浩然正氣,是國家、民族認同意識覺醒與向心力凝聚的重要標誌。  
  
  (二)日本殖民統治裂解台灣社會認同。

  日本殖民主義者無論是實行武力鎮壓,還是採取同化、皇民化的手段,最終目的就是要在台灣徹底消滅中華文化、中華民族意識及故國觀念,構建大日本臣民意識及對大和民族、日本國的認同感。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不僅給台灣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靈創傷,而且還裂解了原本鐵板一塊的台灣社會認同。

  1、部分台灣人接受殖民統治者強加的日本價值觀與日本認同觀,台灣社會日本化。

  日本殖民者用武力占領全台灣後,開始調整殖民統治政策與策略,在不放棄強硬手段的同時,先是採取同化政策,後又推行皇民化運動,強行將台灣社會日本化,把台灣人改造成效忠天皇的日本帝國“忠良臣民”。為此,日本殖民統治者採取了一系列破壞中華文化,瓦解中華民族認同,灌輸大和文化及“忠君(天皇)愛國(日本)”意識的措施:在全台灣強制使用日語,不准使用漢語和地方方言,違者處以罰款;強制生活方式日本化,推行神社崇拜,不准供奉祭祀中國人信仰的神明,不准過中國傳統的節日,強迫家家必須改用日式風呂(澡盆)、榻榻米,強迫台灣人改用日式姓名;全面推行皇民化教育,在學校強行實施日本式國民訓練,醜化中國,抹滅學生的故國觀念,倡導敬仰天皇,培養日本式國民性格;消除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和民族尊嚴,樹立親日、崇日心態,迫使台灣社會“在不知不覺中感受皇民意識”,完成日本化。

  由於中國的歷史、文化、語言、風俗、習慣等從教育、媒體和社會生活中被予以強行去除,台灣社會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在悄然之中不斷沒落,出現了自棄中國文化主體,而以日本殖民統治為母國的文化認同。持這種認同的人否定自己為中國人,而一心期望脫胎換骨變成日本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出生、受日式教育長大的部分台灣人,因為接觸不到中國歷史文化與風俗習慣,對祖國不了解,很自然地接受了日本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認同日本,自視為日本人。如李登輝就曾對司馬遼太郎講過,22歲之前他是日本人,在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之際,還公然講當年他是以日本為自己的祖國。有些人被洗腦後,視中國為敵國,日本是母國,為日本殖民主義者效勞,充當日本人的走狗、爪牙,甚至自願當日本皇軍,甘為日本進行“聖戰”,為日本天皇獻身。日本皇民化運動所造成的部分台灣人很深的日本情結,至今在台灣社會仍揮之不去。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一般台灣民眾特別是在老一代台灣人中,很多人是因為無法想象日後台灣是否還會有機會再回到祖國的懷抱,而不得已歸順日本殖民統治,但他們仍難以放棄中華文化認同,甚至還有人“暗地裡祈求神明庇佑,使日本早日戰敗,回歸祖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