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陳甬軍談五年規劃視角下的新中國經濟發展史
http://www.CRNTT.com   2021-06-15 00:18:24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6月9日晚,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大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甬軍以線上講座的形式,解讀了五年規劃視角下的新中國經濟發展史。

  陳甬軍首先指出,貫穿於新中國七十多年歷史的歷次五年計劃的制定和執行過程,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和豐富的內容,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構成了新中國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共黨史的一個重要篇章。

  陳甬軍以最新制定的“十四五”規劃為切口引入五年規劃史。他提出,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處在關鍵時點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此次會議的重要成果便是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陳甬軍認為,十九屆五中全會的主題可以概括為“決勝與追夢”,而這一目標決定了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四大特征:目標導向、創新發展、系統平衡、聯動開放。

  陳甬軍隨後按時間順序回顧了新中國的歷次五年規劃。陳甬軍通過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勞動力等數字的對比解讀和典型成就的梳理,清晰地展現了我國在歷次五年規劃中取得的成就與進步。

  從五年規劃的視角出發,陳甬軍概括性地總結了新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經驗,包括正確處理當前發展階段與長遠發展目標的關係,正確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的關係,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正確處理平衡與不平衡發展的關係,正確處理國內與國際的關係,正確處理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正確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正確處理規劃引導與發揮人民創造性的關係,堅持黨的領導、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

  最後,陳甬軍再次回到最新提出的“十四五”規劃。他提出,三個“新”構成了《規劃》內容的邏輯主線,即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成新發展格局,這體現出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關於中國未來發展的深邃思考。

  對於五年規劃於我國經濟發展史的重要性,陳甬軍總結道,“新中國成立以來,從‘一五’道‘十四五’,時間跨越了近70年,其對於推進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156個項目建設、原子彈爆炸、建立經濟特區、加入WHO、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中國發展的大事盡在各個五年規劃的歷程中得到體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