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專家熱議:中國經濟修復的挑戰與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21-01-20 00:21:48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視頻直播截圖)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 海涵)1月1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放眼2021:中國經濟修復的挑戰與對策於線上線下同時舉行。會議由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席主席楊瑞龍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所副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席副主席閆衍發布了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中國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繫所長毛振華、中信建投政權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就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進行研討。

  閆衍表示,疫後中國經濟快速反彈、逐步修復。2021年經濟走勢或呈現出“前高後低”,需高度關注微觀主體運行壓力。中國經濟復甦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新冠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疫情對逆全球化的影響短期內仍然不會消除;全球經濟復甦仍有壓力;大國博弈下的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仍需擔憂,“百年未有大變局″下外部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持續存在。中國經濟修復仍然面臨多重風險與挑戰:中國經濟復甦並不平衡,結構分化進一步加劇,這將影響中國經濟修復的可持續性和質量;疫情衝擊下的穩増長政策導致非金融部門總債務增長再度加快,宏觀總杠杄率上揚,借新還舊壓力較大,尤需警惕債務風險超預期釋放引發系統性風險;2020年以來政府部門逐漸成為加杠杄的主體,地方政府顯性和隱性債務壓力加大,2021年隨著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加強,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或將在部分髙風險區域有所暴露,在適當推動債務市場化處置同時仍需防範其對金融市場帶來的衝擊;隨著宏觀政策逐步轉向常態化,可能會導致非金融企業部門、地方政府部門債務風險的加速釋放。

  他續指,為此,應用利用好錯峰發展的時間窗口,應對全球變局;避免政策回歸過急過快的“政策懸崖效應”,把握好宏觀操作的“三性”;除宏觀總量視角外,宏觀政策更應該關注經濟結構視角和收入結構視角;加強財政、貨幣政策協調。

  王一鳴表示,去年中國的經濟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總體看來,就是“一個好於預期、兩個標誌性事件”,即主要經濟指標好於預期,同時實現了“經濟總量邁上百億元大台階”和“基本消除農村貧困人口”兩個標誌性事件。這為“十三五”圓滿收官畫下句號,為“十四五”良好開局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窗口,增大了戰略回旋空間和國際競爭的主動權。展望2021,內外環境將繼續深刻複雜變化,新冠疫情面臨很大變數,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因此,把握好宏觀政策調整的結構和力度顯得尤為重要,政策操作上要精准有效、不急轉彎,這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要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靠改革的引領和先導作用,越是面對挑戰風險,越是要深化改革開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