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大慧:對待中日關係應當風物長宜放眼量
http://www.CRNTT.com   2021-11-12 00:33:30


黃大慧(圖片來源:講座截圖)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實習記者 李子寧)日本岸田政府上台後,中日關係再次成為近期各方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此,北外日本研究中心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黃大慧分析日本人對華認知的演變,並探討未來中日關係可能出現的新形勢、新特點。

  黃大慧從歷史上日本的中國觀作為切入點,並將其分為三個時間段,分別是古代、近代至二戰及二戰後,每個時間段都有鮮明的特點。古代由於中國強大的國力及文化影響力,日本對中國普遍懷有尊崇與敬畏之心;而到了近代,中國的國力日漸衰敗,日本人對中國的認識逐漸發生變化,尤其是1895年的甲午戰爭徹底改變了日本人的中國觀,由“開國”以來對歐美列強的“自卑感”一變成為對中國的“侮蔑感”和“優越感”,並隨著不斷的對外侵略擴張而膨脹,在二戰期間甚至發展成為“盟主意識”;二戰後由於追隨美國的原因,日本的中國觀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基於反共及冷戰遏制政策,經常戴著西方的“有色眼鏡”看待中國。

  接著,黃大慧介紹了中日關係自邦交正常化以來的三個“二十年”及相應時間段的對華認知及影響因素。第一個時間段被稱為中日關係“蜜月期”,主要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1972年到1992年這二十年間,兩國簽訂的友好和平條約及高層互訪,良好的政治關係、經濟的強互補性以及國際大環境,為兩國關係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而這一時期日本的對華認知也頗為正面,對華“親近感”遠超“不親近感”;而1992-2012的這二十年則被稱為中日關係的“摩擦期”或者“過渡期”,伴隨著冷戰的結束,中日的關係基調也過渡到了“合作中競爭”,加上對於歷史問題的錯誤態度,中日“友好時代”也隨之終結,這一時期中日關係摩擦頻發,日本的對華認識也逐步轉向負面,對華感情也不斷下滑,“親近感”與“不親近感”短暫的相持後,極速明顯惡化;從2012至今則是中日關係的“對抗期”,中日關係基調自2012年後進一步過渡到“競爭中的合作”,“競爭與對抗”更加凸顯,加上領土問題、戰略制衡等多種影響因素的叠加,日本的對華認識也更加負面,對華情感持續惡化並降到最低點,“反華”、“厭華”成為主流。

  此外,黃大慧還從兩個邏輯分析了日本對華認知的發展轉變。第一個邏輯是基於歷史問題的認知邏輯,日本認為中國長期推行以反日教育為主的愛國主義教育才導致的中日關係惡化,但實際上日本對於歷史問題的錯誤態度才是導致中國民族主義被動反應的症結;第二個邏輯則是基於“以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認知邏輯,2010年中國GDP正式超越日本,中日國力逆轉的衝擊,日本社會的“中國機遇論”徹底被“中國威脅論”所取代,日本的對華輿論也從分裂趨向統一,日本認為中國是挑戰現有國際與地區秩序的“戰略競爭對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