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風:馬英九應與大陸建更高政治互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2-04-25 00:54:22


馬英九第二任期對於台灣的未來,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意義。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作者 李風)馬英九第二任期於今年五月二十日開始展開,他的第二任期對於台灣的未來,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意義,顯得十分重要。

  經過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的兩岸關係已經走到了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上,這樣的局面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如果不是馬英九政府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關係絕不會有今天和緩的局面,由於兩岸政治高層彼此有了基本的政治互信,才有了如今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可喜形勢。對中華民族前途深懷責任感的兩岸民眾,都應想盡辦法來維持及鞏固當今兩岸和諧穩定的成果,推動兩岸關係穩定發展。 

  馬英九去年五月三十日出席“二O一一年世界國際法學會亞太區會議”開幕禮致辭時表示,“互不承認”、“互不否認”是對兩岸現狀最好的解釋,也是正視現實、擱置爭議、促進和平最好的方法。他說,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而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傳統的國際法認制度,不適用於兩岸關係,所以無法也不會承認中國大陸的主權,但我們也不應,也不會否認大陸當局在大陸有效實行統治權的事實。馬英九說,中共建政在一九四九年,但在一九四七年“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國大陸是我固有疆域,依據一九九一年“憲法”增修條文所制訂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的地區為台澎金馬以及政府統治權所及的其他地區,大陸地區則是台灣地區以外的“中華民國”領土。

  從馬英九以上兩岸關係政策論述來看,馬政府仍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治理台灣,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不搞兩國論,不搞一邊一國,也不搞一中一台,基本主張仍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框架。這樣的政治主張,相信大陸方面目前較易接受,不會誤判他分裂中國,將兩岸關係帶到危險的境地。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三月底率國民黨高層大陸訪問團訪問北京,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時也談到“一國兩區”的政治概念,這一提法,既是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基礎,也符合台灣現行“憲法”,相信輿馬英九的政治主張高度吻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