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委會 董立文:坐下來討論是很不容易的成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5-10 11:31:54


台灣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副教授董立文。(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5月10日電(記者 鄒麗泳)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昨天召開第一次會議,黨內要角對台灣前途與主權有高度共識。台灣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副教授、中委會諮詢委員董立文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這個會議最大的意義是,黨內各方具有代表性人物能夠坐下來好好討論台灣的現狀與未來發展,尤其是兩岸關係的發展與挑戰。

  董立文指出,這一次會議不僅僅是對台灣前途與主權有高度共識,更在於對前“陸委會主委”、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陳明通“台灣的中國議程”引言報告有高度共識,這個報告對兩岸與國際情勢的大環境及兩岸問題本質有相當深入的觀察,這遠遠超過對“台灣前途與主權”的共識,因為找出問題的本質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至於,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與前主席謝長廷在會中對“憲法”問題有異見,董立文指出,這更可以凸顯任何政治敏感問題,都可以透過黨內機制進行良性溝通與討論,不必害怕討論。他相信,透過他們的政治智慧可以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說法。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昨天召開第一次會議,9位委員全數到齊,只有前主席蔡英文未發言先行離去,大體而言,會議氣氛平和。

  董立文受訪指出,他很贊成謝長廷前主席所說的話,黨內同志再怎麼有距離,也不會比民進黨與共產黨的距離更大,黨內各具代表人物坐下來討論是很不容易的成就。

  本身也是中委會諮詢委員的董立文說,為了這次會議,黨中央做足了準備,內部開了無數次諮詢會議,幕僚也籌備很久。蘇貞昌尋求黨內共識的態度很明確,希望尋求各方人士的支持,現在大家應該不會懷疑他想要整合、尋求黨內共識的態度。

  董立文說,陳明通的引言報告非常重要,尤其,論及兩岸關係、國際變及台灣未來的發展與挑戰,讓黨內代表性人物更清楚認知大環境的變化與認知,大家對大環境變化與問題本質有高度共識,這是非常重要的。而這樣的共識過程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慢慢形成共識。

  詢及未來中委會的共識是否用新的決議文或民進黨重要文件方式呈現?董立文說,這要看委員們的想法,因為中委會已經變成常態性的黨內運作機制,不必急於提出什麼樣的結論,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後用什麼方式呈現,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回答。

  另外,蘇貞昌即將在6月初訪問美國,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軍運作是否具有加分效果?董立文認為,民進黨任何政治人物對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對美關係都是同樣重要,也會做整體考量,民進黨的看法是“從世界走向中國”,不是單純從兩岸關係看待中國問題。


    相關專題: 台灣綠營輿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