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國民黨還有未來嗎?
http://www.CRNTT.com   2020-04-18 00:09:56


 
  三、國民黨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圍繞“一個中國”的尷尬

  國民黨如果要想扭轉整體板塊迅速向綠移動的速度,那就必須以敵為師,知道綠營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綠營可以在短短二三十年間,就把藍遠大於綠的板塊逆轉為如今的局面,其實基本上就是改變整個國家論述。就這點來說,李登輝的“貢獻”甚至要大過整個民進黨。他整體的新國族論述工程,從94年就已經展開,其步驟就從先打破“一個中國”論述開始,透過總統直選、兩國論等等操作,並藉助操弄進入聯合國等等議題,吸引大陸的外交打壓,成功塑造台灣新的我群意識。這是一整套的組合拳,然而國民黨可能從這裡學到什麼嗎?又或者說他敢不敢跟綠營對賭另一套國家論述呢?還是有其他更高明的策略?

  選後國民黨許多意見領袖,也包括新任主席江啟臣對改革方向的呼籲,大抵都集中在應該有一套新論述,而且這個論述必須圍繞對九二共識的新說法來展開,這方向大抵和我們上面說的是相應的。這也就是說國民黨很多人都意識到了自己的國家論述出了大問題,已經完全不足以與綠營對抗。我必須說,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正確的,然而關鍵並不在於看到一個正確的問題,而在怎麼進入這個問題。

  從最近國民黨內部的一些檢討與建議來看,他們的基本思維完全不是與綠營對賭另一套國家論述。他們邏輯的基本出發點,大概是這樣的:有許多人認為國民黨有一點是不及民進黨的。他們認為從前年中美貿易戰開始,中美直接的戰略衝突就已經展開,從某種角度而言,當中美衝突開始,美國開始部署圍堵大陸的方略時,台灣的自由騰挪空間就不大了。用戰略術語來說,中美台的三角關係就已經被壓縮了。台灣被迫必須考慮選邊站的問題,而民進黨見機比較快,很快就選擇了向美國一面倒的策略,連美抗中成為民進黨不變的立場。但是國民黨仍然依違兩可,因此遭到了選民的拋棄。這也就是說,國民黨在這個問題上,如果不想再失分,就必須拋棄可以兩邊取利的想法;這言下之意,就是必須捨一邊就另一邊。那麼國民黨該做什麼樣的選擇呢?這答案應該不難想像吧!以目前的主流思考,當然就是也積極靠向美國了。換句話說,國民黨在基本的邏輯出發點上,最有可能採取的策略,是和民進黨完全一致的。

  從這個邏輯的出發點開始,國民黨很多人乃開始試著提出一套國家論述,這論述當然不同於民進黨,但是實質狀況如何呢?我覺得朱立倫的說法,可以作為一種代表。朱立倫最近提出了一個說法,就是所謂的走回蔣經國路線。這說法是有趣的,因為他把蔣經國路線解釋成為了所謂“反中親美”的路線,這真是一個頗有“創意”的說法。首先,最近也包括郝龍斌等人在內,都有一個共同的檢討,認為民進黨批評國民黨“親中”的說法是對的,國民黨的確太“紅”了。想想當年蔣經國面對北京開啟的和平攻勢,斷然採取了“三不”政策,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這是何等的豪氣。當時國民黨向美國一面倒,安全上完全依賴美國的保護,在雷根的六項保證的基礎上,維持了中華民國的國格,始終屹立不搖,還進一步創造了經濟奇蹟。所以他們認為國民黨如果繼續奉行當年蔣經國親美反中的路線,一則不會陷中華民國於危殆,也可以守住國民黨的基本立場,不再被人扣上紅帽子,這就可以讓國民黨有了反攻的論述空間,還可以據此攻擊民進黨的台獨路線。他們認為這是站在中華民國憲法上面的一個最安全、進可攻、退可守的路線。

  當然,所謂的進可攻、退可守,在他們看來,主要是針對台灣內部的選舉場而言,因為他們已經照顧不了太多層面了。從台灣內部的選舉看,把整個論述拉回到冷戰時期兩岸隔絕的局面,對外徹底否認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對內堅持中華民國的地位,這樣對於堅持“一個中國”而不發生邏輯上的困難,還是可以想像的。這樣一來,就似乎可以反守為攻,打擊民進黨的不承認中華民國,然後就以中華民國的守護者自居,如此就好像可以自圓其說,守住了國民黨的基本立場了。而在他們看來,這也許可以有附帶的好處,那就是國民黨也許可以憑藉這點,來重獲美國的信任,從而可以維繫好對美的關係,至少不要讓美國在國民兩黨間向某方嚴重傾斜。至於需要付出代價的地方,當然就是兩岸關係,但是由於在這樣的論述中,國民黨形式上維持了一個中國政策,所以也許他們還是會認為,起碼基於這一點,北京還是會對國民兩黨區隔對待的,因此這樣的代價就還在可控的範圍內。

  上面的說明主要是根據朱立倫的說法,以及國民黨智庫召開相關諮詢會議的發言重點,所做的一些邏輯推演,但是這和選後國民黨許多意見領袖和年輕世代的說法是相當一致的。郝龍斌作為主席候選人,其論點甚至比這樣的說法還更激進。至於新當選主席的江啟臣,雖然在某些關鍵問題上比較閃躲一點,但從他的一些零星言論歸納起來,大方向也並沒有什麼不同。比如說他也認為就是對去年習近平主席講話,和香港反送中問題,國民黨表態軟弱,遂為蔡英文所乘,終而導致敗選。他也認為把九二共識和“兩岸共謀統一”的說法掛鉤乃是不智的,他所認為的九二共識,就衹是“擱置主權爭議,求同存異,務實交流”如此而已,並且認為國民黨應該根據這個精神來重新思考兩岸論述,以締造兩岸新的信任基礎。同時要在國民黨的新論述中,秉持“台灣優先”的態度,並且“同時堅守民主自由是不能退縮的底線。這個堅持是為了要‘讓下一代有選擇的權利’”,言下之意,當然也就是不應在未來國民黨的新論述中,對是否追求統一的問題表態,以保留下一代的選擇權利。

  換句話說,江啟臣已經做出幾個原則性的陳述,其中包括“不談兩岸共謀統一”,也不想談“一中原則”,如果要談一中原則問題,他就會堅持“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並以此作為九二共識新內涵的前提。同時,如果兩岸要談未來走向的問題,他就一定會根據“台灣優先”與“民主優先”這兩個原則,讓下一代自己去決定他們的未來。這態度其實已經算是相當清楚了。

  姑且不論這樣的想法是不是一廂情願,必須說明的是兩點,第一,這是一種押寶的想法,他們被迫選邊,把賭局押在了美國身上,以必然犧牲兩岸關係的代價,來換取國民黨在台灣選舉戰場上可能的存活空間。整個邏輯以摘掉紅帽子為第一優先考慮。至於當兩岸已經交流了這麼久,國際局勢、大陸的全面崛起、經濟上的依賴關係,加上台灣已經有這麼多人生活在大陸,兩岸關係已經緊密地切不開了,這些實際的問題,也都衹能置諸腦後了。換言之,本質上這仍然是一種守勢的論述策略,先自傷然後求傷敵。它並不尋求改變民進黨所設下的論述基本架構,甚至企圖強化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聯,衹是原則上把所謂的一個中國,鎖死界定在就是中華民國,其他就不說了。馬英九還說“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定”這樣一種保留一點空間的講法,但是現在為了他們所想的國民黨的存活,乃以“很委屈的”姿態做一種倒退式的論述。這當然不是攻勢論述,衹是防守反擊而已,邏輯上的弱點勉強補足,但有沒有用就必須另說另講了。

  第二,包括江啟臣、朱立倫在內的國民黨未來最可能掌握黨權者在內,他們的整體思考,用他們共同的語言來說,就是“必須尊重台灣的主流民意”,而不是思考如何創造新民意。台灣目前的主流民意當然是綠營創造的,換句話說,國民黨內目前的主流思考,其實就是向綠靠攏。而由於這些人已經涵蓋了國民黨內的主流光譜,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假設,沒有意外的話,這將就會是國民黨未來主要的論述方向,或者說這就是國民黨“改革”的主軸。特別是江啟臣已經以懸殊票數擊敗郝龍斌,掌握了正當性之後,大概更是如此。

  這樣的論述方向,其主軸邏輯當然是有嚴重問題的。以朱立倫所謂的回歸蔣經國路線來說,蔣經國的反共親美,在論述上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不能忽略的重點,那就是蔣經國不斷強調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統一觀點。蔣經國知道如果沒有統一論述,中華民國勢必崩盤。在冷戰時期,兩岸無法交流的狀況下,蔣經國也許很無奈地選擇了反共親美的路線,但他也交代馬英九開始規劃兩岸開放的步驟,這表示蔣經國瞭解這當中的矛盾張力。可是朱立倫在提蔣經國路線時,卻完全擱置了這一段,江啟臣更明確說不應對未來走向問題表態,這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沒有統一論述的蔣經國路線,實質上也就等於國民黨傾向放棄統一政策。如此一來,如果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那麼一個衹等同於台灣的中華民國乃是世界上唯一的中國,難道要拿橡皮擦把地圖上的大陸都擦掉嗎?但是國民黨已經沒有方法解決來自“一個中國”的尷尬與矛盾,衹能這麼說了吧!

  這也就是說,所謂的“九二共識”這個模糊的概念,不管國民黨是否決定放棄,還是繼續沿用,就算迫於各方壓力,勉強還是必須使用,其實質內涵也將再度發生重大滑動。我們可以說,蔣經國所提拔的接班世代,到吳敦義為止還守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條線上,這條線當然已經比原來九二共識的內涵差了很多,但如果相比上述的講法,在“一個中國”的說法上,還是勉強留下了一點點的模糊空間;可是就連這樣一個講法,看來未來在國民黨也將變成不可能,而衹會留下一個放棄統一政策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講法了。朱立倫與郝龍斌不能算是接班世代,雖也不全算是地方派系,他們的背景基本是接近接班世代的,但是已經出現如此的變化,如果國民黨的黨權開始轉移到地方派系的手裡,將會如何,應該已經無待蓍龜了吧!新主席江啟臣最近的一些說法其實已經透露出微妙訊息,可以彰顯出某些趨勢了。這樣的國民黨不管改不改名,其性格也大概可以確定了!問題是這樣的性格將有何命運呢?

  四、國民黨還有未來嗎?

  國民黨目前的處境極為危險,這是誰都看得出來的事實,從現實上來說,台灣社會的民意越來越傾獨,這也是大家都看到的。而這次蔡英文最成功的勝選法寶,就是抗中保台,這都給國民黨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這些都是事實。選舉比拼的就是民意,一個必須要靠選舉保命的政黨,向主流民意靠攏似乎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對國民黨而言,它如果還想要有未來,真的衹有這樣一條路可走嗎?真走上了這條路,會是什麼後果?有沒有其他可能可以供國民黨選擇的呢?

  從最消極的一個向度來說,目前國民黨很可能選擇的方向,乃是為了跟民進黨競爭誰更愛台灣。而所謂的愛台灣,目前在台灣社會的幾個標準,就是走向實質的完全獨立,跟緊美國,與大陸切割,賭中美的戰略衝突,美國可以大獲全勝,並且走上一條完全以西方價值文明為依歸的道路,跟中國徹底切斷血緣關係。即使為此冒著經濟的風險與戰爭的威脅,但相信台灣可以扛得過去,也可以等到美國的救援,以及西方所有強權的聲援。民進黨目前是百分之百地走著這樣一條路的,因為這樣的愛台灣的標準就是李登輝和他們共同創造的。當這樣的標準沒有改變之前,國民黨就也得奉行這套標準,然後在這樣的標準下,國民黨要怎麼做才能讓台灣的主流民意相信它的誠意呢?那當然就是交出投名狀,必須向台灣主流民意表忠心,所以郝龍斌喊出了停三通這樣一個比民進黨還激進的說法。現在我們姑且不管這樣的想法是不是選舉語言,也不考慮可不可行乃至其他問題,難道國民黨這樣,台灣許多民眾就會相信他們真是愛台灣的嗎?其實國民黨最一廂情願的地方就是這裡了。這很像是一個女孩拒絕男孩的告白,說我已經有男朋友了,然後又追補一句話說,就算我沒有男朋友,我也不會接受你的一樣。在這樣的愛台灣的標準下,國民黨其實已經完全沒有追上台灣“主流民意”的機會了,國民黨人也在台灣社會裡走,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痴心妄想,我真的搞不明白。

  如果國民黨真的不幸還是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又將會如何呢?這包括國民黨會如何?中華民國與兩岸關係又會如何?如果事態真是如此發展,國民黨內部顯然會立刻出現相當程度的路線分裂。雖然目前國民黨內權力機制中的人支持這樣的人數是居多的,一些傳統的真正蔣經國路線的支持者,多半衹是權力機制外的人,他們並沒有能力阻攔國民黨的走向,但是他們可以用腳投票,而如果這個分裂一旦發生,那就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徹底決裂。台灣也許可以消滅所有跟“統”有關的政黨與政治勢力,但是對國民黨拋棄統一政策的可能性之後,這對國民黨的打擊有可能是毀滅性的。在新的“支持者”還沒找到之前,就很可能流失相當比例的原有支持者,從此對台灣政治徹底絕望。而社會上渴望兩岸和平的人,也將會對這樣的國民黨失望,從而更加成為政治的絕緣體與邊緣人。然而國民黨要不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在我個人的看法,這真是飲鴆止渴、愚不可及的做法,但是選票的壓力,可能已經讓他們看不到其他了吧!

  國民黨如果真的走上這條路,那麼對中華民國也好,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也好,也必將帶來致命性的打擊。國民黨是想守住中華民國這個小朝廷的,這個誠意我並不懷疑,問題是怎麼守得住?中華民國憲法所規範的中華民國,截至目前為止,主權依然是涵蓋全中國的,然而如果國民黨一旦放棄統一政策這個選項(或者是口頭保存選項,但把它放到無窮遠處,永遠不會去啟動它,而實質上等同放棄。),中華民國就算名義仍存,也等於實質滅亡。這樣意義的守住中華民國,還有什麼意義可言?至於兩岸關係,那就更別說了,大家都是明白人,不是可以隨便混過去的。不管國民黨的論述如何,衹要國民黨把九二共識解釋成一個中國就是嚴格意義的中華民國,而這個中華民國衹等同於台灣的話,也就是實質上把一個中國變成了兩個中國,兩岸關係大概就全毀了。之前所有的兩岸協議、交流成果必將付之一炬,而北京也就沒有了其他選擇的空間,兩岸就衹能等待圖窮匕現的一日了。國民黨內部總有一個說法,說為什麼要替民進黨當擋箭牌、安全閥?在此之前,這話也許有那麼一丁點道理,但如果國民黨真做了這樣的選擇,那就是跟民進黨綁在一起,是共同把台灣推向戰爭的共犯了,這樣的國民黨也將沒有未來,人們也衹能哀嘆,渡河而死,為之奈何了!

  國民黨沒路可走了嗎?當然有,衹是國民黨不會走。這個不會,包含著它很可能不會選擇這樣走,也包含著它不懂得該怎麼走,甚至包含著即使懂了,也不敢這麼走。但是也許就當狗吠火車,純屬書生之見,不知今世何世,不食人間煙火的意見,還是提提看吧!

  在我看來,國民黨在現在的處境下,衹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走一條看起來迂曲、剛開始幾乎沒有效果的十年磨一劍的道路了。那就是試圖去扭轉愛台灣的定義,國民黨的論述必須配合這點做出徹底的改變。這個論述的主軸,將是“衹有兩岸和平才能救台灣”的以和平使者的姿態,來創造新局的一整套論述。國民黨在此之前,衹有對兩岸和平的期望,卻毫無追求和平的策略。誰不期望和平呢?民進黨也期望啊!但光有期望是不夠的,你要怎麼做才能達到和平,這才是真的。如果你天天期望,做的事卻一直向相反的道路而去,又有什麼用?我們可以確認一件事,台灣每個人都期望和平,但也都不期望是一種“被統一”的和平,如果是一種被統一的和平,那麼大家寧可不要,這是台灣的民意,大概沒人會反對吧?現在的問題是,台灣每個人都被教育成,兩岸和平必然衹是一種被統一的和平,所以台灣許多人一談和平、統一就害怕到想死的心都有了,這就是目前的處境與困境。那麼如果國民黨可以傾全黨之力來想一個快樂的統一與和平呢?而如果國民黨真能有這樣一套論述出來,同時也可以證明它是有可能完成的,難道真的沒有可能被台灣主流民意所接受嗎?我真的不願意妄自菲薄,也覺得這個機會才是真正存在的,並且是國民黨應該選擇走的一條路,雖然這條路在剛開始的時候,必然荊棘滿地,寸步難行,但是這才是一條不辱黨格、不失黨魂的一條路。現在問題衹是,國民黨選不選這條路了!如果要選這條路,我和以張亞中教授為主導的孫文學校朋友們自然有一套完整的想法。當年,在洪秀柱女士擔任黨主席時我們也曾經想推動過,可惜時不我予,底下也許看因緣吧!但由於這想法有點曲折,也與本文論題不符,就先打住吧!

  當年項羽兵敗烏江,在逃難過程中遇一岔路,乃問一漁夫,何處有出路,漁夫隨手向左一指,項羽向左而行,司馬遷在這裡寫了很傳神的幾個字,說“左,左乃陷大澤中”。希望將來國民黨的歷史,不要也出現這幾個字,但是,老天爺會知道的!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0年4月號,總第268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