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趙春山:美國兩岸政策只作出戰術性調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09-11-21 09:38:02


趙春山:美國的兩岸政策目標就是透過三個“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來維持一個“分而不獨,和而不統”的台海現狀。
  中評社台北11月21日電/台灣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趙春山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說,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所簽署的“聯合聲明”發表後,台灣內部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美國的兩岸政策已發生傾斜,故擔心台灣的利益將因此受損。對此,媒體報導政府高層已對外透露,強調台方早已“掌握相關發展”,並非如外界所傳,是處在“狀況外”;同時,據說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近日也將訪台,向台方說明奧巴馬這次大陸之行的經過。

  文章說,觀察美國兩岸政策的發展,基本上可以從戰略和戰術兩個層次看。從1979年元旦美國與中國完成雙方的“關係正常化”後,美國的兩岸政策目標就是透過三個“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來維持一個“分而不獨,和而不統”的台海現狀。維持現狀是戰略目標,至今沒有改變;但三個“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其內涵和實施的步驟,卻因美國執政當局的更迭和其面臨客觀環境的變化,而出現了若干戰術上的重大調整。無論如何,這些調整並未造成整個戰略目標的鬆動,只是讓美國所要維持的台海現狀增添了“動態”(dynamic)而非單純“靜態”(static)的意義。 

  文章說,如果以上述戰略和戰術的觀點看這次的胡奧聯合聲明,我們認為奧巴馬總統所要傳達的訊息,只是反映美國新政府面對內外環境變動下,在兩岸政策上作出的一系列戰術性的調整。 

  胡奧聲明台獨憂心

  文章說,這些變動因素包括:美國必須正視中國崛起對於全球經濟產生的重大影響,並且尋求獲取幫助美國經濟復甦所需的龐大資源;美國認為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有助於傳播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台美中三邊關係發生了積極變化,如兩岸和解和台美互信增加等,使美國可以提供中共更多的口惠,而不會擔心危及台灣的實質利益。基於這些環境因素的改變,我們不會過度解讀胡奧聯合聲明中的一些文字內容。例如,對於雙方以巧妙及近乎“各自表述”的方式來處理“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我們不會因此感到憂慮。眾所周知,“互相尊重領土及主權完整”的說法,長期以來就是中共處理對外關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美方對此表示尊重,外人不便提出異議。何況,“中華民國亦為主權獨立國家”,目前管轄地區及於台澎金馬。就因為兩岸存在涉及主權問題的爭議,因此雙方才會採取“一中各表”的方式來暫時加以擱置。這是“九二共識”的精神所在,是兩岸靈活處理敏感爭議的方式,外人亦無置喙的空間。因此,我們認為對於胡奧聲明涉及主權和領土這段文字敘述,真正感到憂慮的應是那些主張台獨的人士。

  文章說,其次,我們認為聯合聲明未提台灣安全,這是兩岸形勢緩和後產生的邏輯效應。國民黨執政後,中共不會因台獨而取得“武力犯台”的藉口;兩岸和解也使美國不必擔心無端捲入台海的軍事衝突。當然最關鍵的是我們不會把任何口頭表述視為維護台灣安全的憑藉。我們認為美國會忠實履行《台灣關係法》中對台灣出售防衛性武器的承諾,因為這有助於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因此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文章又說,最後,也是涉及近日各界最關注的兩岸政治對話問題。我們認為聲明中的相關敘述,並沒違反美國長期以來鼓勵兩岸以和平手段解決彼此爭端的主張。故在時間點上,並沒讓我們感受到“促談”的壓力。其實,無論是政治或經濟方面的對話,都是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手段。這和主張“先經後政”的馬政府,並無存在政策矛盾之處。個人認為,要使對話有成果,不致落入空談,就要作好妥善準備工作,其當務之急是讓人民瞭解並支持政府政策。對岸實施對台政策時,不斷強調“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不也是基於民之所欲的考慮? 

  觀其行重於聽其言

  文章說,總之,解讀胡奧聯合聲明要有台美中“三贏”的新思維,要考慮政治人物在時空環境不同下所使用的政治語言。展望未來的三邊關係,我們甚至認為“觀其行”比“聽其言”重要。 


    相關專題: 奧巴馬訪問中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