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英文當局執政危機及根源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18-08-25 00:10:25


 
  二、危機的根本原因

  從理論上說,造成執政黨執政危機的直觀原因大致有四種:一是政策偏差,指執政黨採取錯誤的路線政策並產生嚴重後果;二是腐敗變質,指執政黨出現嚴重的腐敗、內鬥、變質等問題;三是領導斷層,指執政黨接班人後繼乏人、人才出現嚴重斷層;四是替換取代,指執政黨被其他政黨或組織淘汰替換、取而代之。無論是出於上述何種原因或是多種原因綜合,往往都源於執政黨的價值觀、政治理念、利益結構、組織構成等深層次問題。綜觀前文所述蔡英文當局所面臨的執政危機,從內容與表象看,很明顯主要都屬“政策偏差”,而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民進黨的“台獨”本性、“反體制”特性及民粹習性。

  1、“台獨”本性

  民進黨早在1991年10月通過黨綱修訂案,主張“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及制定新憲法”(即“台獨”黨綱),便確立了“台獨”政黨的本性。1999年5月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宣稱台灣“事實上”已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以及符合國際法規定之領海與鄰接水域”,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2007年9月,民進黨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互不隸屬,互不治理;“國號”應正名為台灣;應以“台灣”的名義加入包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儘速制定一部台灣“新憲法”,破除“憲法一中”迷障;應明訂台灣“國家”名稱與“領土”範圍,以符合“現狀”,並徹底擺脫“中華民國”體制的後遺症。從這三個歷史文件看,民進黨就是個徹頭徹尾、地地道道“台獨”政黨,白紙黑字,證據確鑿。

  在2008年至2016年“在野”期間,民進黨內有不少人主張政黨轉型,更有人明確提出“凍結”“台獨”黨綱,但均以失敗告終。2016年5月民進黨捲土重來,其“台獨”本性並沒有絲毫改變。蔡英文本人也是一位堅定的“台獨”理念者,她在“李登輝時代”就是“兩國論”的起草者之一,在“陳水扁時代”則是“一邊一國”論的支持者與執行者;2008年之後,蔡英文三度出任民進黨主席,拒絕政黨轉型和凍結“台獨”黨綱。蔡英文上台執政拒不承認體現“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正是源於其根深蒂固的“台獨”立場與主張。2017年9月,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後多次公然鼓吹自己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蔡英文語帶欣賞地稱讚“他是個誠實的人”④。當前由蔡英文與賴清德組合而成的所謂“蔡賴體制”,可以說是成色十足的“台獨”政權,未來無論這個“台獨”政權推出怎樣的“台獨”政策或做出怎樣的“台獨”舉動,都是有可能的,也不足為奇。

  2、“反體制”及“暴力”特性

  民進黨的“反體制”與“暴力”特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主張推翻現行的所謂“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因為民進黨的終極目標是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並制定“新憲法”。2010年5月25日,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在參加“台灣教授協會”活動時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⑤,而2016年5月卻出任了第14屆“總統”。很顯然,民進黨、蔡英文不僅是在“藉殼上市”,更是要“邊用邊改”、“先用再廢”,最終廢掉“中華民國”。

  二是主張並採取“體制外”與“暴力抗爭”路線,長期運用“街頭運動”與“議會暴力”。眾所周知,民進黨的前身是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黨外勢力”的主體部分,其與生俱來便帶有強烈的“體制外”及“暴力”特性。民進黨長期利用“街頭運動”進行政治動員,利用“議會暴力”進行議題攻防,搞所謂“焦土抗爭”,2008至2016年“在野”期間,曾發動數十場“街頭暴力”事件,其中包括2008年“11·06台北圍城”嚴重暴力流血事件,蔡英文也因此獲得“暴力小英”稱號。2014年3、4月間,台灣爆發“反服貿運動”,學生非法佔領“立法院”24天,暴力攻入“行政院”,民進黨正是這場運動的幕後黑手,蔡英文等民進黨頭面人物多次親臨現場支持和鼓勵肇事學生。2016年5月,民進黨、蔡英文一上台便對涉嫌違法的學生免於起訴,很快又對被起訴的22名“學運領袖”做出“全部無罪”的判決,蔡英文當局如此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縱容“暴力”,正是源於自身骨子裡的“體制外”及“暴力”特性。民進黨在2016年之前處於“立法院”劣勢,則完全不顧“少數服從多數”的遊戲規則,常常發動“暴力衝突”癱瘓議事,如2010年民進黨便多次以暴力流血衝突方式試圖阻止兩岸ECFA通關;在2016年獲得絕對優勢席次之後,便開始利用“遊戲規則”,如強行通過所謂“不當黨產條例”、“促轉條例”,成立“處理不當黨產委員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並賦予這兩個委員會無需傳票就可以“任意搜索個人或機構”、“拘捕人犯”的權力,這實際上不僅嚴重侵犯“司法體系”的職權,更是以“合法”掩護“非法”、以“多數暴力”、“綠色恐怖”的方式打擊異已、清算對手。總之,在選舉形式的民主社會中,形式上“認同”並利用“體制”,實質上卻試圖最終摧毀“體制”,明顯具有“反體制”與“暴力”色彩的政黨,民進黨可謂是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

  3、“草根性”與民粹習性

  民進黨從街頭運動起家,深諳如何利用其“草根性”與“本土性”進行社會政治與選舉動員,這也使得民進黨與生俱來始終帶著濃重的民粹主義色彩。事實上,民進黨完全具備民粹政黨的四個基本要件:即“平民立場”、 “操弄民眾”、“樹立敵者”和“民粹專制”。民進黨從不諱言自己是“草根”、“本土”政黨,也始終標榜自己是弱勢群體代言人,把政黨的社會支持基礎定位為中產階級、勞工、農民等弱勢群體;在政治訴求上,民進黨把台灣複雜的社會問題、歷史問題、兩岸問題操弄成簡單的“二元對立”的政治口號:如“外省籍與本省籍”、“外來與本土”、“中國與台灣”、“賣台與愛台”、“你群與我群”、“藍與綠”、“統與獨”等等,把台灣撕裂成為敵我分明的社會,再利用自己明顯強於國民黨的“本土”與“草根”性進行政治或選舉動員,獲取政治資源與選舉利益。民進黨、蔡英文上台執政後,繼續操弄民粹,一方面藉“轉型正義”、“年金改革”之名,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清算國民黨威權統治,羞辱以藍營為主的“軍公教警消”團體,刺激藍綠、族群對立;另一方面則以堅持“台灣價值”、“台獨意識”形塑“政治正確”,製造大陸對台“統戰陰謀”、“木馬屠城”、“打壓”、“吞併”等等謠言危言,限制、破壞兩岸交流交往,煽動台灣民眾“恐中”、“仇中”情緒,繼續玩弄 “逢藍必反”、“逢中必反”、“衹看顏色、不論是非”、“非我族類、必欲除之”的民粹動員,操弄輿情、裹挾民意,肆無忌憚推行“綠色恐怖”和“民粹專制”統治。

  三、危機的性質與前景

  在管理上,危機劃分為“良性危機”和“惡性危機”,也稱“結構良性危機”或“結構不良危機”。所謂“良性危機”,是指危機形態特徵“非政治化”,基本上不涉及更迭政權、變更核心價值、危及社會政治穩定,不會出現執政當局與民眾之間矛盾、對立、衝突和對抗,危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處理和化解。“惡性危機”與之相反,是指危機形態特徵“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危害涉及社會政治穩定、核心價值變更乃至政權更迭,執政當局與民眾之間形成矛盾、對立、衝突和對抗,危機難以有效控制、處理和化解。“惡性危機”大多由於歷史原因或長期積纍而成,所涉及的利害關係人相對較多,雙方社會動員程度高、參與者眾,具有持續發展、不斷升級的特點,矛盾激化時可能出現流血衝突等非法暴力手段,最終可能導致體制變革、對政權的嚴重衝擊或政權更迭。

  依此標準研判,民進黨、蔡英文當局面臨的執政危機當屬惡性危機或稱結構不良危機。蔡英文執政危機源於民進黨根深蒂固的“台獨”意識形態、“反體制”特性及民粹主義習性,而這些問題在民進黨內早已積非成是、積習成性、積重難返;危機涉及眾多領域,台灣社會政黨惡鬥、藍綠對立、族群撕裂仍在持續加劇,政局動盪、經濟衰退、社會不安以及兩岸對抗、“對外關係”崩壞等情形仍在持續惡化。蔡英文當局執政的社會信任、民意基礎以及合法性也在快速分化瓦解,與廣大民眾之間矛盾衝突、對立對抗也有持續升級的趨勢,危機難以控制、處置和化解。

  蔡英文當局如何對應和處置當前面臨的危機,直接關係到台灣的未來走向與前途命運。面對危機,如何應對,從策略上看:上策是順應時勢,主動求變;中策是逐步改造,緩慢應變;上策與中策的差別在於應變的節奏快慢、主動或被動,沒有質的差異;下策則是一意孤行,抗拒變局,甚至孤注一擲、鋌而走險。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無論是選擇上策還是中策,都應當審時度勢,順應潮流趨勢及主流民意,推動政黨全面轉型,摒棄積習,放棄“台獨”立場,改變“反體制”與民粹路線,停止政黨惡鬥、化解藍綠分歧、促進族群與社會和諧,維護兩岸和平穩定,如馬英九所言:“下定決心,做個髮夾彎,接受‘九二共識’,開始建立互信,讓兩岸可以共存共榮⑥。”

  但很不幸的是,民進黨、蔡英文當局選擇的是頑固不化、一意孤行、鋌而走險的下策。民進黨、蔡英文依然固執於一黨之私、一己之私,以“台獨”意識形態掛帥,以維繫個人權力為中心,全然不顧台灣社會已經發出“台灣可能亡在民進黨手裡”、“民進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警示,仍然孤芳自賞陶醉在“如果民進黨做不好,台灣就沒有人做得好”⑦、“台灣經濟目前處在過去20年來的最好狀態”⑧的盲目自信與樂觀之中;仍在大開殺戒打著“衹要打垮瓦解國民黨便可以長期執政”的政治算盤;仍然一廂情願神往“抱緊美國大腿、‘台獨’就有希望”的夢幻意境;仍然不自量力試圖做“力抗中國壓力”、“積極反制大陸”、“制約、遏止中國”⑨的困獸之鬥。毫無疑問,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正在把台灣帶向萬劫不復的絕路,而與此同時,當台灣社會凝聚形成“民進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共識時,選民用選票唾棄民進黨的一幕必將重現。

  註釋:

  ①2018年7月2日,中評網:《辜寬敏語中評:蔡衹做一任就好、期待賴接棒》;

  ②2017年6月22日,環球網:《郭台銘說不再回台投資 不僅僅是氣話》;

  ③2018年5月29日《 環球時報》:《台官方罕見承認“外交危機”:18個邦交國都受到干擾》;

  ④2018年4月11日,華夏經緯網:《蔡英文真的已經管不住賴清德了?》; 

  ⑤2010年5月26日,環球網:《蔡英文首次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

  ⑥2018年6月12日, 台灣聯合新聞網:《馬英九籲蔡當局:做個髮夾彎 接受九二共識》;

  ⑦2017年09月21日,中國台灣網:《小英稱民進黨做不好就沒人做得好 遭酸:傲慢》;

  ⑧2018年6月13日,中國台灣網:《蔡英文稱台灣經濟處在20年來最好狀態 網友怒:關3天》;

  ⑨2016年9月30日,《環球時報》:《蔡英文揚言“力抗中國壓力” 洪秀柱:蔡必須對人民負責》; 2018年6月25日,中評社台北電:《蔡英文接受法新社專訪問答全文》。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8月號,總第248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