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如何破解美國的“印太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9-12-29 00:14:10


 
  三、美“印太戰略”走向

  早在特朗普政府於2017年11月正式提出建立“自由和開放的印太”秩序之前,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等國家就已在政府層面和學術層面提出了與此有關的想法。總的來說,在這四個國家中的一個共識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一個連接起來的地緣政治單位,需要加強各國之間在海洋問題、國防、經濟和外交方面的合作。美國是“印太戰略”的領導力量,中國是其針對的主要目標,印度是美國的主要依賴對象國。

  從“印太戰略”及其後續安排來看,美國主要關注兩點:第一,在包括東南亞和印度洋在內的印太地區中,阻止中國獲得絕對的權力;例如,阻止中國在海洋問題方面取得壓倒性優勢,阻止中國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絕對支配權,阻止中國在地區安全和經濟規則制定方面取得絕對話語權。第二,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維持美國在海上通道和區域經濟議程等方面的控制權。一方面,美國通過支持印度,建立四邊安全合作機制,以便應對中國可能獲得的單邊性、壓倒性力量優勢,試圖將中國排除在這一區域經濟秩序和安全秩序的構建之外。另一方面,通過“印太戰略”,美國將印度納入其領導的地緣政治架構中,以便維持美國對南亞地區和印度洋地區安全建設和經濟秩序建設的影響力。

  四、美“印太戰略”對中國的挑戰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美國“印太戰略”的真正意圖是要建立一個反對中國的排他性區域集團。這一戰略的實施至少將在三個方面給中國帶來挑戰:戰略縱深、區域經濟合作和區域重大利益保護。

  首先,美國“印太戰略”會引發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戰略衝突。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國際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和捍衛者。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利益已經擴展到全球各地。尤其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最大貨物貿易國、最大能源進口國,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已經遍及189個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總額達到1.8萬億美元。此外,還有1000多萬中國人在世界各地學習和工作。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依然是軍事上和政治上的超級大國,其盟國、夥伴關係國、軍事基地、跨國公司和情報機構遍佈全球各地。而且,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海外利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來自美國的競爭和壓力。不能把正在進行中的“貿易戰”視為中美關係之間的一個孤立事件。在美國反對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更多努力之中,中美貿易戰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歐盟、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是正在進行之中的這場貿易戰的一部分。

  其次,美國“印太戰略”會對中國發起的區域經濟合作倡議產生不利影響。正如許多美國學者所論證的那樣,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一種戰略性安排,其目的是在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兩個領域內擴大中國的影響範圍。美國在提出“印太戰略”時,其部分意圖是抵消中國對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秩序中所占主導地位而可能產生的影響。因此,儘管美國沒有對其“印太戰略”提供財務性承諾,但其印太戰略必然會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構成競爭性挑戰。

  最後,美國“印太戰略”會在南海局勢管控、海洋權益維護方面對中國構成挑戰。自2012年以來,美國一直深度捲入到中國與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文萊之間的領土爭端和海洋管轄權爭端之中,同時迅速加強了美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部署。在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美國在南海地區針對中國進行的自由航行計畫超過14次,並邀請英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南海問題已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經濟力量、政治力量、外交力量和軍事力量進一步擴大的工作抓手。在美國的“印太戰略”框架內,美國將會進一步加強其在南海地區的兵力部署,對中國進行抵近偵察和情報收集。與此同時,美國還將會與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印度和越南合作,在南海地區建立起一個反華陣營。因此,美國在“印太戰略”實施後,將會在諸如南海行為準則(COC)磋商、南海島礁建設和南海設施部署等相關問題上對中國施加壓力,以便制約中國的行動。

  然而,由於內部和外部的諸多限制,美國“印太戰略”對中國的實際影響將會非常有限。首先,實施“印太戰略”不是特朗普政府的首要任務。因此,美國不會投入太多資金來推動“印太戰略”,尤其是不會在基礎設施和交通項目方面投入太多資金。事實上,雖然一些美國高級官員一再聲稱會向本地區國家的諸多項目提供大量資金,但真正兌現的非常少見。其次,特朗普總統經常免除助理國務卿等實施“印太戰略”的關鍵性官員的職位,也阻礙了美國“印太戰略”的實施。第三,在美國與其合作夥伴國之間還存在公開化的諸多爭議:美國更多地強調“印太戰略”中的安全因素,而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和東盟則更喜歡印太戰略中的經濟合作。事實上,日本與中國已經就共同投資於“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第三方市場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澳大利亞商人們也在遊說政府增進與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最後,美國的諸多盟友懷疑特朗普對實施印太戰略所做的承諾,而該地區的小國,特別是東盟諸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願推動美國的印太戰略。

  五、中國的應對

  在地緣經濟和地緣戰略兩個方面,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地區。該地區重獲世界關注的主要原因是:它是中國經濟崛起和軍事崛起的重要海洋空間。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提出了“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戰略”,美國提出了印太戰略,印度提出了“東向行動”政策,澳大利亞提出了海洋戰略。這些戰略加在一起,提出了一個主要的目標:反對中國的崛起。在未來幾十年內,本地區可能會繼續出現下列情形:經濟上相互依賴,戰略上相互競爭,多套規則競爭性共存。在可能出現的這種世界權力競爭中,中國應當如何向前發展並保持穩定增長?

  1.在全球問題上與主要大國進行合作

  要應對海盜、恐怖主義、毒品犯罪、人口走私、武器走私、全球流行病、氣候變化、環境退化和環境保護等非傳統威脅,需要進行實質性的國際合作。在進行這些國際合作時,需要相應的資源投入、財政支持、能力建設和技術支援。在這些國際合作中,中國應當繼續發揮主導作用,以便在國際社會中建立一個積極的中國國家形象,並成為國際體系中更加負責的參與者。

  2.審慎評估美國實力

  美國仍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國和軍事強國。美國經濟現在表現良好;失業率創下25年來最低記錄。特朗普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贏得了美國選舉人團制度的衷心支持。儘管美國媒體想讓美國公眾反對特朗普,但特朗普可能還是會贏得第二個任期。中國應該為可能出現的特朗普總統第二個任期做好準備。美國仍然有能力獲得許多發達國家的支持。

  3.做好面對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準備

  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出現了一種新形式的民族沙文主義。一些美國人認為,中國的增長對於美國的就業機會和社會公正都造成了負面影響。其他一些國家可能會認為,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削弱了他們國家的文化認同感和國家主權。一些國家可能會認為,中國資助和中國留學生的蜂擁而至損害了他們國內機構的學術自由。中國應當注意到這些看法,並採取防範性措施。

  4.反對經濟學家們的對華指責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中國在經濟上已經超越日本,積纍了大量外匯儲備。這些都增強了中國人的信心,但卻引發了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擔憂。美國正在辯論進行不公平的多邊貿易、出賣美國工人利益、將製造設施轉移到外國等行為。雖然這些行為實際上都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但美國現在惡劣地、大張旗鼓地聲稱,這些都是掠奪性的中國經濟政策所致,都以犧牲美國為代價,都使中國受益。不幸的是,中國現在必須向全世界證明:這些情形不是中國所採取的“掠奪性經濟”政策的結果,而是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市場經濟的副產品。

  5.應對所謂“債務陷阱”外交

  有人指責和爭論說,中國為了征服發展中國家,故意向其發放貸款:中國非常清楚這些國家無法償還貸款,然後利用其無法償還貸款而控制了其國有資產。這些人一再用來支持其聲稱中國進行“債務陷阱”外交的典型例證就是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口,但其實該港口的交易還與許多其他問題有關。這種指責進一步聲稱,中國的經濟合作和軍事措施相互配合,意在統治亞洲、非洲乃至全世界。中國的決策者和國有企業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時必須非常謹慎,必須通過具體項目的經濟存活能力或者該國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來確定其貸款償還能力。

  6.讓參與國家從“一帶一路”中分享紅利

  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和一些歐洲國家都認為,“一帶一路”的相關項目是中國擴大其戰略影響力的宏大計畫的一部分,是其所選地理位置有著戰略意義的國家的軍事支柱。雖然不應當把“一帶一路”當成一種新的殖民形式,但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下的具體項目時,應當使其著眼於貿易上的互聯互通。一旦資金在夥伴國家流動起來,一旦就業崗位在夥伴國家創造出來,這些指責就會歸於無效,就會遭到人們的反對。

  7.推動技術創新發展

  許多指責聲稱,中國公司採用暗中進行或者通過不公平商業交易的方式,竊取了西方國家的很多先進技術。這些批評者還認為,中國國內市場和各個行業中都存在不公平的保護主義,西方國家無法在華進行實質意義上的投資。對此,中國應當加強法律方面的研究工作,增加開發項目數量,禁止網絡間諜行為、盜竊他國技術或者智慧財產權的行為。

  8.友好解決周邊海上有關爭議

  中國對南海和東海的島嶼和海洋地物提出了聲索,使得爭議海域地區穩定局勢受到影響。中國在這些爭議島嶼上建立和部署軍事力量,讓人誤以為中國在謀求霸權,並且不尊重國際法。這可能會引發衝突。中國應當顧及南海地區和東海地區鄰國的利益,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9.積極參與多邊和雙邊機制

  雖然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正在脫離雙邊機制和多邊機制,但中國應當強化這些機制。這會產生雙贏結果。這是最好的時機。特朗普將會嘗試通過單方面的努力,讓中國遵守其諸多要求,如要求中國開放市場、國家不得捲入經濟活動。中國應當採用良性方式,發展強而有力的多邊機制,以便應對這一威脅。中國應當參與“一軌”的官方外交和“二軌”的非官方外交,進行多種討論,這將會大大有利於上述努力。中國應當進行人員接觸,藉助佛教和文化進行對外聯繫,為有抱負的那些國家提供技能,幫助其發展,從而可以極大地幫助它們建立信心。中國應當打破一種荒誕說法,並向世界明確表示:中國並不打算成為一個修正主義國家。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中關係可能都會以爭吵為主。不過,這種爭吵不應當轉化為零和關係。世界很大,容得下多個超級大國。大國之間如果發生衝突,其結果將會更具災難性,不僅會對衝突方大國本身,也將會對整個世界產生破壞性影響。即便是來一場冷戰,也會對世界造成巨大危險,更何況冷戰有可能在不經意間變成熱戰。中國和美國都應當瞭解繼續進行碰撞過程的後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中間途徑,儘量使得其他爭議問題升級的風險最小化,同時避免固守自我毀滅的態度。

  作者簡介:

  吳士存: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

  賈亞納斯·科隆伯格:斯里蘭卡前海軍司令、上將,斯里蘭卡探路者基金會主任。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12月號,總第264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