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社會“頌殖戀殖”現象及其原因初探
http://www.CRNTT.com   2019-07-28 00:16:30


 
  (三)戰後國際冷戰格局的出現,與美國推動“扶日助台遏華”戰略有直接關係

  二戰後,美國主導了戰後國際秩序與諸多規則或制度的建構。為了遏制新中國,大力扶持日本、協助台灣,形成對華包圍圈,美國對日本的侵略戰爭罪行與殖民統治未能進行徹底清算,保留了對侵略戰爭負有直接責任的日本皇室,釋放多名戰爭罪犯,進而將日本、台灣納入美國主導的對抗包括中國在內的共產主義陣營的西方政治陣營。戰後台灣在政治經濟上又全面受美國影響與控制,台灣當局對日態度與殖民觀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追隨美國,不再追究與清算過去日本的殖民統治與侵略戰爭罪行。對日本扭曲、否定“南京大屠殺”與慰安婦等問題,美國與台灣衹有制式的外交語言,但均缺乏足夠的反對與抗議立場,缺乏對日本錯誤史觀的批判精神。可以說,戰後國際社會尤其是包括美日台在內的西方陣營的反共反華與遏華格局的形成,對日後台灣社會對日殖民統治錯誤史觀形成有很大關係。

  (四)島內政治格局變化,國家認同出現嚴重分歧,“台獨”分裂勢力將“親日頌殖”作為爭取日本支持與制衡中國大陸的戰略手段

  在台灣島內,以國民黨代表的藍營儘管親日,強調台日友好,但較能正確認識日本殖民統治問題與抗日問題,沒有明顯的媚日情緒,也較少“頌殖”現象。相對的,台灣整個“台獨”分裂勢力或綠營不僅親日媚日,而且普遍頌揚殖民統治。這與其謀求台灣獨立的政治立場密切相關。其中,李登輝們、民進黨或綠營用“日治”這個概念還有一個政治企圖,即將歷史上中國中央政府對台灣的管轄與管理視為“明治”、“清治”等,這樣以來明清政府與日本殖民者均是外來的,均是在台灣進行不同時期的治理,也是達到建構“台獨”的目的。

  同時,為對抗追求兩岸統一的中國大陸,力爭實現台灣獨立,民進黨等“台獨”勢力自然要爭取美日支持,於是就會有“親美友日”主張。不僅如此,綠營勢力為了獲得日本好感,得到日本支持,就不敢正視、批評日本的殖民統治與侵略歷史,還要對日本歌功頌德,以便建立共同的“反中抗中”統一戰線。

  事實上,上世紀60、70年代,日本是“台獨”分子的海外大本營。這就是“台獨”勢力與日本(儘管不一定代表日本政府)存在著密切關係,“台獨”勢力自然視日本是“台獨”的保護傘。

  綠營在“台獨”政治立場與政治需要下,違背人類的基本價值,為爭取日本好感與支持,讚美日本殖民統治,更極端化為“留戀”日本殖民統治。從這個角度看,民進黨一直高喊維護台灣主體性是假的,甚至“獨立”也是假的,實際上衹不過是美日的政治傀儡。

  (五)台灣社會對日本的親近感,逐步形成的“親日媚日”心態,也會影響對日本殖民統治史觀

  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客觀上造成台灣受到日本社會文化的諸多影響,會認同所謂日本文化的進步性與先進性。當今日本成為台灣民眾最親近與最喜歡的國家,也是往來最密切的國家。2017年3月,台灣民意基金會對台灣民眾最喜愛與最討厭的國家或地區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是台灣民眾最喜歡的國家之一,達83.9%,僅次於新加坡(87.1%)⑫。日本也是當今台灣民眾最喜歡旅遊的國家或地區(中國大陸除外)。台灣赴日本旅遊人數從2014年的297萬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482萬人次,日本赴台旅遊人數也從163萬人次上升為197萬人次。

  台灣民眾對日本的好感還可從對日本大地震的自發捐款中得到體現。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台灣民間捐款達57億元新台幣,超過其他92個國家或地區捐款總額(包括美國、歐盟與G7工業國),是台灣史上最大的民間對外捐款額(台灣對大陸災區或災難性捐款也比較積極,其中以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最多,政府與民間合計為15.1億元人民幣。所不同的是,台灣同胞對大陸捐款以企業為主,其中又以台資企業為主,在捐款最多的外資企業前10中台資企業占了4家)。不過,被認為全島最綠的地方台南市大地震時,日本人卻衹捐了5000萬新台幣。顯然,台灣民眾對日本“友好”與慷慨,日本對台灣卻未必有同樣的情感與慷慨。

  (六)台灣頌揚日本殖民統治的文學藝術作品對台灣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日本殖民史觀有著巨大的潛移默化作用

  文學與藝術作品對民眾的價值觀有重要影響,尤其是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多年來,台灣許多影視作品與親日媒體等,迴避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歷史,迴避屠殺台灣同胞的歷史大背景,大量描寫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與日本之間民眾的“感人”與“動人”故事,建構“台日親如一家”的情感。這種隱晦頌揚日本殖民統治者的“日台故事”,對台灣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價值觀、史觀有著重大影響,而且是帶有懷念、思念、向往日本或日本殖民統治的潛移默化作用。這是今日台灣社會彌漫著親日媚日與頌揚日本殖民統治的社會根源之一。台灣苦勞網青年記者張智琦在“台灣‘親日戀殖’現象批判”一文中指出,“在近年的台灣電影中,如電影《海角七號》、《雖然媽媽說我不可以嫁去日本》都反復再現了一種日本人和台灣人彼此‘相愛’、‘依戀’的狀態,進而強調日本和台灣在歷史和現實中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情誼。這些流行文化作品,反映的是台灣整體的意識形態氛圍,也就是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將日據台灣當成是和日本‘同一國’,並把當前的台日關係呈現為‘一家親’、‘友好’的關係。這樣一種以愛包裹的意識形態,一則有美化殖民歷史的效果,一則也強化了親日的政治現實。”⑬。2014年,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觀看電影《KANO》時痛哭流涕,聲淚俱下,足見影視作品對民眾感情的影響之大。

  (七)戰後日本強勢經濟文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

  戰後,日本在美國扶持下在戰爭的廢墟上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強國與文化強國。由於地理與歷史的關係,台日經濟文化關係一直很密切,日本曾是台灣最大的交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與最大的進口市場,台灣生產與生活受到日本經濟文化影響重大,台灣不僅在經濟與技術上長期依靠日本,而且在流行文化上追隨日本。於是台灣一切跟日本學習,模仿日本,出現了長久不衰的“哈日族”與“哈日現象”,對日本好感增加,自然容易淡化或忘卻過去傷痛的歷史,不再刻意追究日本對台灣的侵佔與殖民統治。

  孫若怡教授認為日本對台灣文化滲透是主要原因之一,認為“日本在台灣可謂是具有無孔不入與無所不在的影響力量”,“具有日資背景的便利商店、汽機車與日式餐飲館,可謂遍及全台;往往成為日本右翼政治勢力,支持台獨勢力的一隻看不見的手。電視台中的日本廣告、卡通影片以及日本流行商品,則深深影響青少年的審美與價值認同”⑭。

  另外,現在台灣年輕一代“重現在輕過去”的現實感覺意識,不會刻意追究過去歷史上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而更看重當下日本的角色與日本對台灣的態度,自然無視台灣社會出現的“頌殖”現象。

  (八)日本尤其是日本右翼勢力扮演了重要角色

  觀察台灣出現的“頌殖戀殖”現象及原因,除了前述諸多原因外,日本政府尤其是日本右翼勢力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戰後,日本政府不僅否認“對亞洲各國戰敗”(認為是美國原子彈讓日本戰敗),一直用“終戰”替代“戰敗”,而且一直未真誠對侵略戰爭與殖民統治進行懺悔與道歉,就是不願正面承認戰爭的失敗,不願承擔戰爭責任,對冷戰夾縫中的台灣社會有重要影響。特別是日本國內一直存在一股強大的右翼勢力,他們成為當今台灣頌揚與紀念日本殖民統治遺跡、修建神社的重要推手。

  近年來,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日本櫻花頻道、台灣研究論壇等日本右翼親日團體,與台灣島內“台獨親日”勢力勾結,策劃與發動了一次次“頌殖戀殖”活動,如整修烏來高砂義勇隊慰靈紀念碑、重建屏東高士神社、修復八田輿一銅像及“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等,均有日本右翼勢力的參與與推動。

  日本右翼勢力還與島內“台獨”勢力合作,將代表日本文化的“賞櫻”活動有計劃地在台推廣,也增加了台灣民眾對日本與日本文化的親近感。“賞櫻”原本是每年3至5月櫻花盛開季節日本國民特有的“年中行事”之一。2002年,日本“育櫻會”,通過“日本李登輝之友會”,與台灣的“李登輝之友會”合作,由台灣“李登輝之友會”總會、“台獨”大佬與李登輝的“國策顧部”黃昆虎負責,與台灣各縣市的“李登輝之友會”分會,在南投縣、新竹市、嘉義、台北、新北等建立了20多個賞櫻地點,將日本“賞櫻文化”在台灣發揚光大。

  註釋:

  ①本文主要探討當今台灣社會對日本殖民統治的立場與態度及其原因,因此用“頌殖戀殖”概念,未探討台灣社會“親日媚日”現象,因此未用“親日戀殖”或“日本情緒”等概念。

  ②譚建川(西南大學日本研究所所長),“近代日本教科書如何臆造‘台灣故事’”,來自澎湃新聞,2014--11-708:38:43.

  ③張智琦,“台灣‘親日戀殖’現象批判”,“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論文,2019年4月16-18日,福建廈門。

  ④王曉笛,“民進黨這麼搞,是想讓台灣二次淪為日本殖民地?”,觀察者網,2017-07-2308:36:51

  ⑤張智琦,“台灣‘親日戀殖’現象批判”,“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論文,2019年4月16-18日,福建廈門。

  ⑥黃光國,“為‘大日本帝國’招魂—‘台灣之塔’的媚日史觀(上)”,台灣《海峽評論》,2019年1月,第337期。

  ⑦1993年,台籍日本兵後代組成“台灣人原日本兵、軍夫及遺族協會”,向日本政府索取賠償未付軍餉、儲金,要求與日本複員軍人享受一樣的賠償和年俸,還到日本東京示威游行。當時執政的李登輝因親日卻不敢聲援與支持。最後,經過努力與協商,日本政府對有登記在案的日本兵軍夫以每人200萬日圓給予象征性的補償。

  ⑧曾健民,“李登輝的慰靈碑—評琉球的台灣之塔和題字”,台灣《海峽評論》,2018年8月,第332期。

  ⑨張智琦,“台灣‘親日戀殖’現象批判”,“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論文,2019年4月16-18日,福建廈門。

  ⑩孫若怡在“當代台灣家長會畸形:親日情緒的歷史根源”,“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論文,2019年4月16-18日,福建廈門。

  ⑪張智琦,“台灣‘親日戀殖’現象批判”,“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論文,2019年4月16-18日,福建廈門。

  ⑫郭偉峰,“習近平的人民觀與如何正確對待台灣同胞”,《中國評論》(香港),2019年第3期。

  ⑬張智琦,“台灣‘親日戀殖’現象批判”,“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論文,2019年4月16-18日,福建廈門。

  ⑭孫若怡在“當代台灣家長會畸形:親日情緒的歷史根源”,“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論文,2019年4月16-18日,福建廈門。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7月號,總第259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