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政治博弈與兩岸關係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6 00:16:00


 
  儘管在各方壓力尤其是美國公開與幕後告誡之下,蔡英文的強硬表態有所修正,很快安排於10月7日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重申“維持現狀的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不會回到對抗老路上去”。在隨後各界關注的“雙十講話”中,蔡英文的兩岸論述又重回“520講話”的基調與原則,但也融入了兩岸關係形勢變化之後的新元素,在表達克制與善意的同時強化了“對抗性”與“警告性”,即呈現“軟中有硬”的政策導向。在此情況下,大陸也迅速做出明確強硬回應,國台辦發言人明確表示,“不要低估大陸13億多民意的堅定決心”。國台辦在回應蔡英文“雙十講話”時進一步明確表示,“否認九二共識,煽動兩岸對抗,切割兩岸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繫,是一條走不通的邪路”,“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行徑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有13億多中國人民的強大民意做後盾,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歷史步伐”⑦。大陸用詞語氣與態度明顯同對蔡英文“520講話”的回應有所不同,政治博弈開始以“大陸的繁榮進步”與“強大民意”作為新的籌碼,直接應對蔡英文的“民主牌”與“民意牌”。

  兩岸政治對抗仍有升高之勢,“台灣是否是一個國家”似乎成為新的爭議點與對抗點。蔡英文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我們所處的情況還是和香港不一樣,畢竟我們還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是蔡英文參選特別是當選台灣領導人以後首次明確表示“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隨後,10月26日,國台辦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日前台灣“准司法部長”許宗力稱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一事表示,“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10月27日,在民進黨主導下,台“立法院”通過臨時提案,對國台辦這一發言提出嚴正抗議,重申“中華民國為主權獨立之國家,反對任何形式的矮化”。台灣“陸委會”主任張小月也強烈抗議,表示“我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絕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國際通稱我國叫做‚台灣‛”⑧。這有明顯的“准法理台獨”之意。同時,台灣“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於10月31日再次公開表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但在現行的憲政體制、兩岸關係中,相信多數人或多數學者都會認為台灣是不正常的國家”。台灣方面接連表示“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或“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預示著兩岸政治對抗的性質有日益升高之勢,已從是否承認“九二共識”逐步上升到“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這一更為敏感的爭議。

  可以說,台灣選後到“雙十”近10個月兩岸政治博弈結果是不成功的,均未達到預期的目標,錯過改善兩岸關係的最佳時機,兩岸的“機會之窗”逐漸關閉,未來兩岸關係將進入新的“對抗”與“僵局”並存時期,但政治博弈仍會持續。是否承認“九二共識”仍然是兩岸政治博弈的基點,“台獨”與“反台獨”將成為對抗的焦點。至此,兩岸試探性與相互克制的政治博弈宣告結束,蔡英文錯失建立兩岸互信的歷史性機會,兩岸開始進入新一輪的政治博弈時期。

  保持壓力與對抗仍是未來博弈的主軸
  但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目前兩岸關係發展結構即交流與對抗並行的格局是否會打破?未來兩岸互動是否會發生局部中斷交流或實施制裁手段?會不會發生新的重大政治危機?不確定性很高,難以事先預判。

  經過上述第一輪等待、互探及第二輪“有限對抗”博弈之後,蔡英文的兩岸戰略已基本確定,難有新的更大的改變。在“九二共識”問題上,蔡英文“520講話”與“雙十講話”的“九二事實論”是其政治底線,未來也不可能再正式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儘管蔡英文會面臨巨大壓力,但仍以“九二事實”應對,以不變應萬變。

  蔡英文在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基本立場與原則之下,仍會在策略上表達所謂的“善意”,繼續重申“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維持台灣民主與台海和平的現狀”,避免兩岸不穩定結構的徹底破裂,但“不屈服”與“力抗中國的壓力”提出,則是問題的關鍵,是未來持續對抗的重要政治信號。

  蔡英文對抗大陸的重要手段與策略,就是“不講台獨”卻“推進台獨”。蔡英文不會自己講“台獨”,不會說“一邊一國”或“兩岸兩國”,但在施政過程中,盡可能彰顯“台灣是主權國家”、兩岸“一邊一國”或“兩岸兩國”,則允許或容忍權力部門表達類似的“台獨”語言,權力體系徹底“獨化”,並會全面推動“去中國化”、“文化台獨”等種種“台獨”分裂活動。同時,以民主、自由、人權與民意作為對抗大陸的基本支撐與後盾。

  在這種情況下,大陸在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甚至出台惠及台灣同胞政策措施的同時,必然會加大“反台獨”、“反分裂”的力度,也會對蔡英文施加更大的壓力,堅決遏制形形色色的“台獨”分裂活動。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就兩岸關係發展提出的六點意見應是未來處理兩岸關係的總綱,其中顯著提升反“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的力度,強調“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遏制台獨”⑨。其中在具體應對措施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在國際社會堅守一個中國原則與框架,堅決阻止與遏制任何在國際社會企圖彰顯台灣為國家或兩岸“一邊一國”的圖謀,阻止台灣企圖參與無權、無資格參與的國際組織。

  兩岸政治對抗升高,但仍會盡可能管控風險,將對抗保持在一定可控範圍之內,避免最後的政治攤牌。在策略上,就是兩岸雙方還不會徹底決裂,還會保持適度的民間交流與經濟往來。甚至在經濟、政治的雙重需要下,還會適度開放。就是說,在這一階段的政治博弈,在總體對抗與僵局的格局下,也會呈現“政治對抗”與“民間開放”並存的特徵。11月初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後公佈的諸多促進兩岸交流的共識與舉措以及兩岸企業家峰會的多項民間經濟合作協議的簽署都充分說明,在兩岸政治對抗升高的同時,兩岸民間交流與經濟往來仍會持續推進。

  當然,外界更關注的是,目前兩岸有限的對抗與保持適度民間交流經濟往來的格局會持續多久,會不會走向徹底決裂,會不會在對抗升高後雙方或一方採取相應中斷局部交流或實施制裁的措施?在理論上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可能的,但在時間上是不確定的。

  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政治風險是,蔡英文當局是否會從政治體制與制度上進行走向某種形式的“法理台獨”或“准法理台獨”,是否對兩岸政治定位進行了新的更具分裂性質的表述。

  蔡英文執政的困境與兩岸試探性政治博弈的結束,最近在人事佈局尤其是司法體系大量起用公開否定“中華民國憲法”與“憲政體制”、宣揚“兩國論”的大法官,大大增加了未來台灣“憲政危機”與兩岸關係的重大變數。未來蔡英文可以不通過“修憲”與“制憲”,而是通過“台獨”大法官的“釋憲”,就可達到改變兩岸關係性質、兩岸政治定位與台灣主權獨立的目的。這就是某種程度的“法理台獨”。因此,未來如何認定“法理台獨”?可能不是過去簡單思維所認知的“制憲”是“法理台獨”或成立“台灣共和國”是“法理台獨”,而是面臨著諸多不可預測的、種種變相的“法理台獨”或“准法理台獨”形式或狀態,會出現“變種的法理台獨”。大陸如何應對未來“法理台獨”或“准法理台獨”的挑戰,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變數。

  如果台灣政局一旦出現被大陸認定為“法理台獨”或認定觸及《反分裂國家法》所認定的“台獨”分裂紅線,那麼兩岸的政治博弈徹底宣告結束,兩岸關係將進入另一發展階段,即政治攤牌階段。

  註釋

  ①台灣《自由時報》,2016年2月18日。

  ②蔡英文“520講話”。

  ③《人民日報》,2016年5月21日。

  ④蔡英文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

  ⑤“創黨三十周年蔡英文主席給民主進步黨黨員的信”,蔡英文辦公室網站。

  ⑥蔡英文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蔡英文辦公室網站,2016年10月5日。

  ⑦國台辦: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歷史步伐。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2016年10月10日。

  ⑧林庭瑤:“張小月:我們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聯合報》,2016年10月28日。

  ⑨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講話,《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年11月2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1月號,總第229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