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民心民意和社會力量演變態勢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4-05-15 00:14:59


 
  基於“政治正確”執政台灣的民進黨以及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將會繼續憑藉內有民意支持、外有反華勢力打氣,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并會繼續設法利用黨政資源和一切可能的手段來務實地推進“台獨”分裂進程,這是所謂“務實台獨”的一個表現。衹是鑒於當前多數台灣民衆還不願為“台獨”分裂活動上戰場,衹希望和平“台獨”;而美國等國際勢力目前也還不願正式支持“台獨”、更不願出兵“保護”台灣,因此民進黨當局尚不敢走完“台獨”分裂的最後一里路,既不會搞“公投台獨”,也不敢修改有關法規把大陸地區排除在所謂固有疆域之外,即不敢搞“法理台獨”。這也是所謂“務實台獨”的另一個表現。

  國民黨長期疏於引領島內民意,逐漸喪失民心民意,在選舉時為了選票,跟著民進黨拿香跟拜。因此國民黨早已不再追求國家統一,統與“獨”都是其選項,一切以選票為依歸。當前,國民黨雖然還不會像民進黨那樣公然主張與從事“台獨”分裂,但為了選票仍會繼續拿香跟拜,在“本土化”的基礎上開始“綠化”,不僅要求“尊異”,主張“各表”,不會主動以實際行動反對“台獨”,甚至反對“一國兩制”,實則是反對兩岸統一,企圖實現“兩個中國”或“一邊一國”。

  民衆黨并未引領民意,衹是爭取討厭國民黨或討厭民進黨的部分民衆、并利用以“雙城論壇”為代表的兩岸交流機會塑造其貌似有維繫台海和平與兩岸交流的能力而造勢。實際上,民衆黨約七成的支持者是綠色的。黨主席柯文哲也公然自稱是綠色的。民衆黨因而不接受“九二共識”,不反對“台獨”分裂。柯文哲所謂的“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實際上是說他承認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但這個中國不包括台灣,台灣是相對於中國的另一個國家。他雖然也講“兩岸一家親”,但并不是說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畢竟民族(或者所謂同文同種)與國家是不同層次的概念。

  甚至可以說,拒絕兩岸統一,但希望台海和平、台灣安全,希望台灣經濟發展,希望維持兩岸“衹經不政”現狀,希望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希望大陸放棄武力,乃當前島內各主要黨派的共同訴求。

  在上述背景下,民進黨可能長期執政,并藉機美國對華政策改變,勾連外部勢力,奉行敵對性的兩岸關係政策取向,日益嚴重地損害中國在領土、主權、安全、發展等層面的核心利益。例如,民進黨當局會善用黨政資源繼續搞“去中國化”,并阻礙兩岸人文社會交流,務實推動“台獨”分裂進程,並繼續配合、勾連美國等外部勢力,阻礙中國發展與民族復興。而“法理台獨”、“公投台獨”是否啓動,會視美國願否正式支持台灣“獨立”、出兵“保護”台灣而定。

  而美國在針對中國的戰略競爭中,衹要台灣問題還存在,其就一定會繼續利用“台獨”分裂勢力,打“台灣牌”,以達成其戰略目的并獲取現實利益。美國一方面企圖破壞台海及中國周邊的和平環境,以降低國際投資中國的意願,從而遏制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企圖阻礙兩岸統一,以維繫其第一、二島鏈與亞太布局從而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地位與影響力。此外,美國通過打“台灣牌”不僅可以直接從台灣獲得現實利益(例如軍售),而且可以墊高與中國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進而間接從中美關係中獲得現實利益。

  因此,在美台繼續勾連、相互利用的背景下,兩岸對抗態勢必將延續,并可能強化,台海隨時風起雲湧,甚至掀起驚濤駭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的結構性翻轉,以及台灣當局兩岸關係政策的敵對取向,意味著兩岸之間主要矛盾的性質發生質變,從先前爭奪國家代表權的內部矛盾,演變為分裂(“台獨”)與反分裂(統一)、發展與阻礙發展、復興與阻礙復興的敵我矛盾。這不僅顯著衝擊到和平統一的可能性、統一前的代價、統一中的成本、統一後的治理,而且衝擊到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所需的和平環境,并抬升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的代價與成本。

  四、台灣民心民意與社會力量態勢的啓示

  面對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的結構性翻轉,民進黨當局兩岸關係政策的敵對取向,以及相應兩岸之間主要矛盾的性質質變及其影響,中國大陸有必要調整對台策略與政策,操之在己地加強對台工作,強化反“獨”促統,嚴厲打擊“台獨”分裂勢力,切實壯大愛國統一力量,有效增進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特別是在當前中美戰略競爭、國際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島內“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反華勢力頻密勾連的背景下,中國大陸為實現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必須辯證處理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關係,不僅要把不斷發展的國家實力有效地轉化為國家統一的條件,而且要辯證處理國家統一與國家發展的優先次序。

  衆所周知,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制約著民族復興。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有賴於國家發展以及綜合國力的增強。在實現民族復興這一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關係,包括處理好完成這兩個任務的優先次序。總體思路與原則就是要在發展中統一,在統一中復興。

  在綜合國力較弱、發展需要和平環境、台灣問題不構成國家發展的主要絆腳石的情形下,宜堅持發展優先,壯大綜合國力,并把國家實力通過對台工作有效地轉化為實現國家統一的能力與條件,包括強化反分裂與反干涉的綜合實力與軍事能力,也包括增進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

  當台灣問題已然構成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的主要絆腳石、而綜合國力及軍事實力也能確保實現國家統一的情形下,積極謀劃先行解決台灣問題,為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掃除障礙,輕裝前行,減小代價,及早實現民族復興,乃是明智的選擇。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與辯證思維,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1月1日,中國大陸抓住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與台灣社會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并願意通過和平發展走向統一的契機,適時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提出了結束軍事對峙狀態,實現兩岸同胞自由往來、通航通郵通商和開展經濟文化交流等重要主張。

  其後40年間,中國大陸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進行了不懈努力,始終與時俱進豐富發展對台大政方針,推進對台工作,使得兩岸關係總體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使得《告台灣同胞書》中的許多主張變成了生動的現實,造福了兩岸民生經濟。與此同時,中國的綜合國力與軍事實力也獲得了顯著提升,已經具備了在任何情形下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的強大能力。

  遺憾的是,近30年來台灣社會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在以民進黨為代表的島內政治勢力的長期刻意誤導下,并沒有隨著祖國大陸的不斷發展與兩岸交流的不斷推進而相應增進,反而呈現出了不利於兩岸和平統一的變化。如前所述,台灣民心民意、意識形態與社會力量已然發生的結構性翻轉與質變,已明顯衝擊到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統一前的代價、統一中的成本及統一後的治理。

  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為維護自身的霸權與利益,無視中國崛起帶給世界的巨大貢獻,對中國崛起進行遏制、圍堵與打壓,并不斷惡化中國發展所需的和平環境。而島內的“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的反華勢力,為了自身的政治企圖與戰略利益,更為頻密地相互勾連利用,嚴重損害國家在領土、主權、安全與發展等層面的核心利益,不僅阻礙國家統一,而且破壞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所需的和平環境,抬升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的代價與成本。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面對“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反華勢力嚴重損害國家核心利益的敵對行動,中國大陸仍需辯證處理國家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關係,也需要辯證考慮國家發展目標與國家統一目標的優先次序。實踐中,更需要辯證處理促進融合發展與反對“台獨”分裂的關係,辯證運用和平方式與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當前,要敢於善於與外部反華勢力作鬥爭,維護和平發展的環境;更有必要積極運用不斷發展的實力加強反“獨”促統工作,為國家統一創造條件,繼往開來地實現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

  海峽兩岸的民衆也要明辨是非。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所呼籲的,“兩岸同胞都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共同創造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在兩岸統“獨”對抗的時代,在中美戰略競爭的時代,特別是在“台獨”分裂勢力大搞分裂活動造成台海風起雲湧甚至兵凶戰危、國際反華勢力大舉冷戰思維試圖遏制圍堵打壓中國崛起的現實背景下,是追求統一還是追求分裂,是推動民族復興還是阻礙民族復興,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兩岸民衆特別是台灣民衆必須選擇站在正確的一邊,這攸關每個人的命運與福祉。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所指出的,“中華民族具有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光榮傳統。‘台獨’分裂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復興的嚴重隱患。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够實現!”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項目名稱: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研究(編號:20720231056)、“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研究”(編號:2072021088)。

  參考文獻:

  ①唐永紅:《中美結構性矛盾、兩岸主要矛盾與台海局勢的演變》,《中國評論》2023年第3期第4-6頁。

  ②唐永紅:《美國打“台灣牌”的本質與危害》,《台灣工作通訊》2022年底6期第15-17頁。

  ③唐永紅:《台灣從俄烏局勢演變中能學到什麼?》,《中國評論》2022年第5期,第28-32頁。

  ④唐永紅:《在發展中統一,在統一中復興:新征程中的歷史偉業》,《海峽通訊》2022年第3期第70-71頁。

  ⑤唐永紅:《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值得關注的現象與可能的影響》,《中國評論》2021年第11期第4-10頁。

  ⑥唐永紅:《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走向芻議》,《中國評論》2021年第1期第39-44頁。

  ⑦唐永紅:《台灣社會的脈動與國民黨的出路》,《中國評論》2020年第5期。

  ⑧唐永紅,趙靜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研究》,《台灣研究》2019地6期第39-47頁。

  ⑨唐永紅:《積極現實主義:新時代對台工作思想芻議》,《中國評論》2018年第5期。

  ⑩唐永紅:《台灣民衆國家認同疏離及年輕世代“天然獨”的成因與因應》,載於李義虎主編《中華文化論壇論文集(2016)》第64-67頁,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7年版。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4月號,總第316期,P47-53)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