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國民黨政策變化如何看待
http://www.CRNTT.com   2022-12-11 00:12:05


 
  三、現階段國民黨“親美、友日”與“和陸”政策面臨的嚴峻挑戰

  (一)中美關係全面對立與對抗態勢的不斷加劇大幅壓縮了國民黨“和陸”政策的空間

  從國際形勢的發展趨勢觀察,普林斯頓大學政治與國際事務教授亞倫·弗裡德伯格分析認為,全球化的進程將會繼續下去。針對美國和中國之間日益加劇的競爭,可能影響並受到國際經濟結構演變的影響,未來“基於價值觀的集團化”⑮是全球化發展最有可能走向的道路。美國及其盟國,將組成一個龐大的經濟集團,以繼續全球化進程。而中國、俄羅斯和其它被排除在美國集團之外的國家將會組成它們自己的集團。這是未來國際形勢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在這個趨勢下,基於價值觀的不同集團之間帶有很強的對抗性。

  從中美關係的發展趨勢觀察,現階段國民黨的“親美、友日、和陸”是一個以台灣為中心,試圖與美、日、陸三方保持良好的關係,這也是馬英九時期所采行的政策。馬英九任內中美關係尚處於健康狀態,“親美”與“和陸”能夠相互共存。然而,近年來中美關係呈現出全面對立與對抗的態勢,並且這個態勢仍將持續加劇。國際形勢的發展趨勢以及中美關係的根本性改變使得現階段國民黨在很多重大問題上面臨了選邊的壓力,在很多具體問題上國民黨的“親美”與“和陸”政策能否共存面臨很大的挑戰。

  (二)台灣社會的本土化轉型使得國民黨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爭取台灣民眾認同“和陸”政策

  從台灣社會面觀察,一方面,台灣社會的本土化與民主化轉型擴大了兩岸的社會差異。2016年至今本土政黨民進黨通過兩次選舉實現了從行政到立法的全面執政,本土政黨成為台灣的第一大黨,標誌著台灣社會的本土化與民主化轉型達到新的高度。兩岸之間的社會差異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俄烏衝突爆發後,民進黨當局在兩岸關係、對外關係、教育及軍備政策等領域,展開密集的認知戰,製造“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的輿論幻象,把兩岸關係扭曲為“民主與專制的對抗”。從而塑造出一種新的“社會氛圍”,認為“對抗中國”、保衛台灣是政治正確。在民進黨的強力塑造下,台灣民意產生重大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