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新對抗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7-10-08 00:20:24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重視,兩岸關係變化不同歷史階段各自的特點。但同時,人們對於兩岸關係變化同一歷史時期中,不同歷史階段的共同特點,即該歷史時期兩岸關係的基本特點,卻很少重視。這些不同階段的共同特點客觀存在,它們在深層次上反映了,同一歷史時期不同階段兩岸關係變化的相互聯繫,特別是整個歷史時期兩岸關係變化的規律。認識、把握這些特點,將不僅大為深化對不同階段兩岸關係變化的認識,而且更將大為強化認識整個歷史時期兩岸關係變化的全局觀、戰略觀。在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後,現在已可確認,從1979年開始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歷史時期,三個不同歷史階段兩岸關係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其一,兩岸嚴重的軍事對抗、對峙已基本消除,基本保持台海局勢的相對緩和。即使1989年到2008年之間兩岸統“獨”對抗嚴重,也沒有導致兩岸之間重啟長時間的嚴重軍事對抗、對峙。

  其二,兩岸之間全面、完全的隔絕已消除,兩岸的全面交流持續、快速增長,已達龐大規模,成為兩岸,尤其是台灣發展的重要支撐。

  其三,大陸強大的綜合國力,以及堅定不移貫徹執行和平統一大政方針、戰略目標,是在不同階段都得以衝破阻力、消除跌宕起伏、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可靠保證。

  其四,台灣島內政局變化、執政者更迭,導致“台獨”勢力一再泛起、甚至主導台灣政局,是導致形成兩岸關係變化階段性的主要原因。

  在兩岸關係變化經歷的三個歷史階段,這四個特點都有充分表現,從而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基本特點。可以預料,未來時期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必然繼續表現出階段性,這四個特點將仍然是不同階段的共同特點。儘管具體表現可能有所不同,但主要內涵和大框架都將持續保持。

  2、兩岸的新對抗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新階段

  蔡英文於2016年5月開始在台灣執政,這是民進黨在台灣的第二次執政。在蔡執政一年後,對其堅持“台獨”立場,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及其一中核心意涵,導致兩岸迅速陷於新對抗,在大陸已經形成了共識。現在需要,也可能對於蔡的執政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做出更宏觀、因而更深刻的判斷,即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全部過程,對之進行判斷。據此,筆者明確認為,蔡執政,兩岸陷於新對抗,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國實現和平統一進程的又一個新階段。在這階段,不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已經歷的各階段的共同特點有越來越明顯的表現,而且這一進程對蔡的“台獨”戰略、政策的制約也將越來越強烈。

  蔡在台灣執政後,兩岸陷於新對抗是不爭的事實。但具體觀察、深入分析可以確認,兩岸的新對抗完全不同於1979年之前兩岸長達三十年的嚴重軍事對抗、對峙,以及全面、完全的隔絕,也不是1989年到2008年5月李、陳執政期間,兩岸之間激烈統“獨”較量的簡單再現。主要是,歷經近四十年、三個不同歷史階段,形成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基本特點,不僅得以保持,而且繼續對兩岸關係產生關鍵性影響。曾經延續三十年的兩岸嚴重的軍事對抗、對峙,以及兩岸全面、完全的隔絕,已改變為基本穩定保持的兩岸相對緩和,以及持續快速增長、已達到龐大規模的兩岸廣泛交流。這是近四十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最重要、最明顯,也最具基礎意義、指標意義的特點。蔡執政兩岸陷於新對抗,對這兩個特點有所衝擊,但沒有,也完全不可能對之有重大改變。一年多來的事實已經充分顯示了這一點。因為相對緩和、廣泛交流,在近四十年中已經給兩岸民眾,首先是給台灣民眾帶來重大福祉,以至於任何台灣的執政者,包括堅持“台獨”立場、推行“台獨”政策的李、陳,以及現在的蔡,也不可能予以嚴重損害。所以,儘管他們在台灣執政期間,都極力阻擾兩岸交流,企圖破壞兩岸關係的相對和平穩定,但都沒有,也不可能遏阻、逆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持續推進。

  蔡執政一年多以來,堅持推進“台獨”新戰略,兩岸陷於新對抗,兩岸政治交流已停頓,兩岸之間的廣泛交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干擾,但兩岸經貿合作持續推進,而且不斷深化;兩岸民間交流繼續進行,而且進一步擴大。顯然,蔡的阻擾、干擾,雖然對兩岸的和平穩定、廣泛交流形成明顯損害,導致兩岸和平發展進程局部受阻,但沒有,也不可能終止、逆轉這一進程的持續推進。

  蔡是李、陳挑選、培養、重用的“理念型台獨分子”。她堅持“台灣是獨立的主權國家”的“台獨”理念,從參選到勝選,再到執政至今,始終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及其一中核心意涵,並且大力推進台灣島內的全面“台獨”化、徹底“去中國化”,充分表現了她與李、陳完全相同的“台獨”本質。但蔡推進“台獨”的戰略和具體政策、策略,與李、陳又有較明顯差別。蔡沒有堅持李、陳推進的“急獨”路線,沒有堅持李、陳嚴重挑釁大陸的“法理台獨”政策,而是推行在對大陸“釋出善意”的掩護下,大力推進台灣島內全面“台獨化”新戰略,以“不挑釁大陸”、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為主要策略。儘管蔡始終堅持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及其一中核心意涵,堅持對兩岸交流設置越來越多的障礙,但她所謂的“對大陸釋出善意”,確實表現了她“台獨”政策與策略的某些改變。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蔡“台獨”戰略、政策與策略的改變,是汲取了李、陳推行“急獨”路線,公然、嚴重挑釁大陸,從而遭到大陸嚴厲反制、打擊而徹底失敗的教訓。但在更深層次上,蔡的改變進一步清楚顯示了,大陸綜合國力對台灣的壓倒優勢,以及堅定不移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政方針,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主導因素。大陸實力和大政方針的主導作用,在過去近四十年中,有效打擊、壓制了李、陳搞“台獨”、搞分裂的圖謀,有效保證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持續推進。現在,大陸綜合國力對台灣的壓倒性優勢更加突出,完全不存在任何減弱的可能;大陸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和相關政策策略,更加完善、成熟。所以可以肯定,大陸實力和大政方針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主導作用,必將更加突出、有效。蔡執政引發的新對抗,沒有、也不可能終止,更不可能逆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

  事實表明,蔡執政引發的兩岸新對抗,導致兩岸關係進入了,與2008年5月到2016年5月馬執政時期很不相同的新階段。如前述,馬執政時期可以說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第一個順利推進階段,而蔡執政後的兩岸新對抗,則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進入局部受阻的新階段。但事實同樣表明,並將繼續表明,在這一新階段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局部受阻,只是進程推進中的一個曲折,進程沒有終止,更沒有逆轉。可以預料,在大陸實力與大政方針主導下,不僅進程將消除曲折恢復持續推進的勢頭,而且將迎來更順利、更深刻的發展。

  3、兩岸新對抗是兩岸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博弈的對抗化與深化

  1949年以來,直到實現中國完全統一,兩岸關係的基本矛盾一直是促統與拒統的矛盾。但在不同歷史時期、歷史階段各有不同的主要矛盾。1949年到1978年的兩岸嚴重軍事對抗、全面隔絕時期,解放台灣與反攻大陸的博弈,是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1979年至今,直到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期,兩岸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的博弈,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這是大陸宣佈並開始執行和平統一祖國大政方針、戰略目標的必然結果,因為實現和平統一,實際上就是實現兩岸融合發展;拒統則必然抗拒兩岸融合發展,而堅持“你是你,我是我”的分離發展。但在不同歷史階段,這一博弈具有不同性質,有可能是非對抗性的,也有可能是對抗性的。這取決於不同歷史階段具體的兩岸關係,首先是台灣執政者的統“獨”立場和相關政策。

  1989年到2008年5月,李、陳執政以“兩國論”、“一邊一國論”,以及追求“法理台獨”的“急獨”戰略、對抗和平統一和兩岸融合發展,遭到大陸反“台獨”、反分裂的沉重打擊而失敗。2008年5月到2016年5月,馬執政期間,兩岸的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的博弈仍然存在,主要是馬對兩岸統一猶豫、迴避,他堅持“不統、不獨、不武”政策,迴避兩岸政治談判,即為表現。但馬承認九二共識,堅持一中原則,反對“台獨”,兩岸在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的博弈中,存在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因而得以通過協商談判的非對抗方式,處理、解決相關問題。2016年5月以來,蔡堅持“台灣是獨立的主權國家”理念,以台灣島內全面“台獨化”,徹底的“去中國化”,抗拒和平統一和兩岸融合發展,導致了兩岸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博弈明顯而嚴重的對抗化。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和未來時期兩岸之間的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的博弈,不僅涉及政治、經濟、安全領域,而且涉及文化、教育、社會領域,因而比李、陳執政時的相關博弈更加深化。

  現在,大陸的綜合國力遠比1989年到2008年5月期間強大,貫徹執行和平統一祖國大政方針更加堅定不移,相關的政策、策略更加完善、成熟。完全可以肯定,在正在進行的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的對抗性博弈中,大陸必將贏得更重大、影響更深遠的勝利。大陸在1989年到2008年5月期間博弈的勝利,曾促成了其後2008年5月到2016年5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第一個順利推進階段的出現。可以預料,大陸贏得正在進行的博弈的勝利後,必將迎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又一個更明顯、更重大的順利推進階段。

  幾點結論

  1、發展與統一的關係,是大陸現代化進程中必須面對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宣佈並開始執行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和戰略目標,是處理這一關係最有效、最有利的途徑。大陸必將在實現發展與統一的全過程中始終堅持。

  2.從1979年開始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是實現中國和平統一必經的過渡時期。這將是漫長而又跌宕起伏的過程。和平發展進程的基本特點是:基本穩定的兩岸相對緩和;快速發展、規模龐大的兩岸廣泛交流;大陸對台壓倒性的綜合國力優勢,以及堅定不移的和平統一大政方針和戰略目標的強大主導作用。這些基本特點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全過程持續存在,並對過程產生重大的,甚至決定性的影響。

  3.2016年5月蔡在台灣執政後,堅持“台灣是獨立的主權國家”的“台獨”理念、戰略和政策,兩岸陷於新對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正在進入局部受阻的新階段。儘管進程局部受阻,但兩岸基本穩定的相對緩和繼續保持;已經給兩岸民眾,首先是台灣民眾帶來重大福祉的兩岸廣泛交流持續推進。同時,大陸對台灣的綜合國力壓倒性優勢更加不可動搖,貫徹執行和平統一祖國大政方針和戰略目標更加堅定不移,大陸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主導作用更加明顯、強大。所以,蔡執政引發的兩岸新對抗,不是進程的終止和逆轉,而是進程的一個曲折。可以預料,在大陸主導下,曲折終將消除,進程的發展勢頭終將恢復。

  4、從1949年直到實現中國完全統一,促統與拒統的博弈,始終是兩岸關係的基本矛盾。從1979年開始的,作為實現中國和平統一過渡時期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主要矛盾,是兩岸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的博弈。這是和平統一成為大陸大政方針和戰略目標的必然結果。因為實現和平統一實際上就是實現融合發展,而拒統就必然是以分離發展與之抗拒。這一博弈既可能是非對抗性的,也可能是對抗性的。關鍵在於台灣執政者與大陸是否有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以及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和互信。蔡執政引發兩岸新對抗表明,兩岸正在進行的這場博弈,具有嚴重對抗性,而且比之前李、陳執政期間的博弈更加深化。可以肯定,大陸必將贏得博弈的勝利。

  【注】:筆者將另撰專文論述兩岸的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此處僅對之做最簡要說明。兩岸融合發展,是在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中國必須統一的基礎上,兩岸共議統一、共謀發展、共享繁榮,形成兩岸命運共同體。兩岸分離發展則是,堅持以拒絕兩岸統一為前提處理兩岸關係,包括兩岸的合作、交流。極端拒統的“台獨”勢力,更是堅持在否認兩岸同屬一中、堅持“台灣是獨立主權國家”的基礎上,企圖以國際準則處理兩岸關係,最終實現“台獨”。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9月號,總第237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