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幾年來實際事態的發展,卻加深了很多人關於美國正試圖遏制中國的認識。美國在中日釣魚島主權歸屬爭端中,越來越明確地支持日本立場;不斷強化美日軍事同盟,大力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等行動;積極插手南海爭端,強化與菲、越、澳、印的軍事合作;藉口捍衛南海“航行自由”,對中國在南海固有領土的建設活動,進行干涉、挑釁;積極推動建立明顯排斥中國的,新的多邊經濟合作架構TPP;美國官方、軍方人士及其他人士公開無端指責中國“黑客”,對美進行大規模“網絡攻擊”。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各項美國針對中國的動作中,僅最後一項是基於中美雙邊、直接的衝突,其餘各項全部是美國通過插手地區衝突或問題,而對中國採取的動作。值得重視的是,這些動作同時就是,中美安全領域摩擦突出的內涵。
上述事實清楚顯示,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中,處理中美關係的政策突出的自我矛盾。很多人認為,這是美國處理中美關係的兩面手法的表現。但在深層次上,美國政策的自相矛盾,正反映了在戰略上,對中國和中美關係認識與判斷突出的自相矛盾。雖然可以說,美國這種自相矛盾的政策,冷戰結束以來就一直存在,但近年來尤為突出。這是在中國的強大和美國的相對衰落,都更為明顯的大形勢下,中美雙方,首先是美國對中國,始終沒有建立深刻、鞏固的戰略互信,必然出現的現象。所以,對於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中,處理中美關係突出的自相矛盾,沒有必要大驚小怪。但必須指出,這種自相矛盾的政策,特別是如果長久繼續,肯定將嚴重損害中美戰略互信的建立和鞏固,從而對中美關係帶來深遠的不利影響。
二、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與中美關係變化
2012年2月,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訪美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中美建設“21世紀的新型大國關係”。在隨後的三年中,中國領導人、外交和軍方高官,在中美領導人會晤、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以及其它重要雙邊場合,多次向美方闡明了,關於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理念、路線和措施,得到了美方的響應。2013年6月,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的習奧會中,習近平在以“廣闊的太平洋可以容納中美兩個大國”的形象比喻,表明中國不會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領導地位的同時,明確提出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中美對此形成了基本共識。2014年11月,在中南海的習奧會中,中美雙方進一步形成了“務實合作,有效管控分歧”的共識。這些表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已成為中美關係的重要內涵,已經並將繼續對中美關係產生重要積極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