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社會融合與統一後台灣的長治久安
http://www.CRNTT.com   2023-11-12 00:12:16


 
  三、兩岸社會融合是保證台灣長治久安的基石與基本元素

  兩岸社會融合是統一後台灣能否實現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與基石。無論是江澤民、胡錦濤,還是習近平,大陸歷代領導人都十分重視要不留隱患地解決台灣問題,從而達成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的治理目標。如何實現長治久安?從島內角度看,必須要解決長期存在的政黨對立、藍綠對立、南北對立和世代對立,實現社會和解。從兩岸關係看,如果說兩岸經濟融合是長治久安的經濟基礎,那麼解決兩岸對立,實現兩岸社會和解,建立情感聯結和共同認知,通過兩岸社會融合達成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則會為統一後的長治久安奠定強大的社會和民意基礎。當然,在長治久安問題上,兩岸社會融合固然體現了軟實力的優勢,但另一方面,也必須通過社會融合機制,依靠制度的力量,依靠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斷化解兩岸的固有矛盾特別是新產生的矛盾,這樣才會消除近憂與遠慮,確保統一後的長治久安。

  兩岸社會融合也是實現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的最基本元素,具有非常強的粘著力,而這種粘著力的主要來源,應該是共同理念和共同價值的生活化,也就是逐步將政治、文化與精神層面的訴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從而實現兩岸社會融合的生活化。大陸一些學者也已注意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陳先才提出,日常生活是影響兩岸跨境民眾身份認同變遷的最重要方面,因而要推動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融合,建議在台胞聚居集中的城市,考慮簡繁體字混合使用,從而創造出某種兩岸都比較熟悉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味道。④施瑋等提出,移居大陸台胞的社會關係網絡中之所以存在著“小圈子”現象,是因為這種方式更加小型化、私人化,可以使台商將“觸角深入到當地社會日常生活中”。⑤朱磊認為,兩岸社會融合的互動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生活和文化四個方面,生活交融反映了社會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主要體現在醫療、保險、飲食、求學、購物、交通、住房、求職等方面。總體而言,兩岸社會融合始於生活,學者們自然將生活的交融大多限定在物質和生活環境層面。社會雖然是由人與環境形成的關係總和,但歸根結底是以人為主體所形成的集合體。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將社會融合定義為人和人的生活的渾然一體。兩岸社會融合固然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但“融入生活”與“生活化”顯然是兩個有區別的概念。生活化並不能僅僅要求在物質層面上實現融合,而應更多地追求共同理念和共同價值等精神層面的生活化。這樣一個有機的社會融合,才能成為兩岸統一後長治久安的基本元素。

  四、兩岸社會融合的基本路徑

  結束兩岸政治對立。政治對立是實現兩岸社會融合的主要障礙。南開大學教授朱磊曾將兩岸社會融合的內涵定位在一國民眾的不同群體之間通過多方面的互動、理解與認同,實現經濟、政治、生活和文化四個領域的平等與基本認同,消除因政治歷史等因素造成的相互之間的隔閡與不適應。⑥實際上,兩岸社會融合要解決的問題遠非是雙方之間的隔閡與不適應,因為兩岸間的敵對狀態並未結束,雙方的統“獨”矛盾毫無疑義是對抗性的,因而作為未完全統一國家,要實現雙方的社會融合顯然是更加艱難的。衹有消除了雙方間的政治對立,兩岸社會融合的障礙才會迎刃而解。

  從單向融入向相互融合推展。從兩岸融合發展的現狀看,無論是雙方的經濟關係還是人員往來,目前尚停留在台灣對大陸單向融入階段,也就是以大陸為主體的融合,從單向融入到相互融合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從人員往來看,在大陸就學、就業、創業、生活的台胞眾多,而在台灣工作、生活和學習者除陸配外,可謂人員寥寥。這也正是學界大多以台胞單向融入大陸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重要原因,比如:胡石青的《推動兩岸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台胞融入大陸的思考》(2021),施瑋等的《移居大陸台胞社會融入研究現狀述評》(2016),胡蘇雲的《上海台灣人的社會融入分析》(2006)等等。總體而言,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工作基本上是單向融入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融合。也就是說,我們雖然實現了“我中有你”,但並未實現“你中有我”。即使是融入,一方面因大陸民眾受到諸多限制入島困難,存在明顯的不對稱和失衡問題;另一方面,台灣民眾在融入大陸時,雖與大陸民眾有了共同生活和工作經歷,建立了某種共同記憶,但因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的不同,建立感情聯結和認同仍需一個蛻變過程。大陸學者尚紅娟等就“大陸經歷”對台灣青年的影響的調查發現,台灣青年在大陸的生活社交圈以台灣人為主,55%的朋友來自於台灣,大陸的朋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高中職學歷的青年,其台灣朋友的比例高達86.67%。⑦另外島內一項針對長期居住在大陸的台胞所進行的“子女教育”、“親近私交”及“退休計畫”的研究發現:願讓自己子女就讀“當地學校”者為24.5%,“親近私交”主要仍為台灣人為主的占79%,未來一定或可能退休計畫會留在大陸生活者,衹占11.5%。⑧這些調查發現與研究結果,雖然並不能代表有大陸經歷或是在大陸長期居住台胞的整體面貌,但從中卻可以窺見部分受訪者在內心世界上對於融入大陸的真實想法,他們對大陸社會的融入度顯然不高。

  創造條件進行兩岸“小而美”模式的廣泛社會對話。兩岸社會融合的前提是要進行廣泛社會對話。雙方可以就台灣各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包括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如何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如何得到充分保障,在國際上如何更有尊嚴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持續進行社會對話。逐步“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接觸面,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不斷增進理解,拉近心理距離”,厚植兩岸社會融合基礎。兩岸社會對話應從大型會議的文宣模式轉為以閉門意見交換為主的“小而美”的互動模式,築牢築實兩岸社會融合的底部基礎,實現有感對話和有效對話。2023年7月,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大陸北京大學等5校37位師生赴台交流參訪,充分展現出兩岸青年學子間的善與美的社會對話,為持續緊張對立的兩岸關係增添了一股暖流,得到了兩岸社會廣泛關注與好評。

  加強兩岸社會融合的頂層設計。兩岸社會融合需要置於“兩制”台灣方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大背景下進行思考。台灣同胞如何參與“兩制”台灣方案的民主協商,如何參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又如何為台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巨大機遇?隨著這些關鍵性問題的設計的清晰化,必將為推動兩岸社會融合和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提供更大選擇空間和新的動力。

  五、結語

  大陸與台灣之間的社會融合之路將十分艱難,並不會一蹴而就。除了民進黨為代表的“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的阻撓、干涉之外,島內懼怕統一的焦慮感也難以打消,以所謂社會制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抗拒統一的社會思潮仍在島內湧動奔突。兩岸交流的擴大與深化,在多大程度上、在多長時間內能夠促成社會融合的進展,我們對此還要有足夠耐心和定力。台灣社會對大陸對台政策的疑慮和抵制,必須從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性安排著手,既要彌平兩岸差異,也要尊重差異。此外,從兩岸社會融合的本質看,當下主要應該解決大陸對台政策的入腦入心問題,也就是要在建立兩岸情感聯結的基礎上爭取民心,這也是逐步實現兩岸心靈契合的必要條件。

  註釋:

  ①熊俊莉: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理論與路徑探討,《台海研究》2017年第4期,第1頁

  ②民調顯示:近九成台民眾認同自己屬中華民族,http://tw.people.com.cn/n1/2018/1019/c14657-30350793.html

  ③張順:當前島內民意發展趨勢及看法,第三十屆台灣民情研討會論文集,第168頁

  ④陳先才:兩岸特色民意社會融合問題研究,《台灣研究集刊》,2014年第4期,第41頁

  ⑤施瑋、蔣依嫻、王秉安:移居大陸台胞社會融入研究現狀述評,《台灣研究集刊》2016年第1期,第35頁

  ⑥朱磊:兩岸社會融合發展初探,《台海研究》2017年第4期,第10-11頁

  ⑦尚紅娟、張一平:“大陸經歷”對台灣青年的影響,周志懷主編:《台灣研究優秀成果獎獲獎論文彙編2016卷》,九州出版社2017年,第208頁

  ⑧孫國祥:中國能挑戰“歷史的終結”嗎?自由時報,2018年6月3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9月號,總第309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