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涉台學者熱議新形勢下的兩岸互動與民間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0-10-12 00:10:13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武漢10月12日電(記者 海涵)10月11日,由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主辦的台海新觀察第三次研討會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為新形勢下的兩岸互動與民間交流,與會部分學者就如何推動新形勢下兩岸互動與民間交流展開討論。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認為,民間交流是兩岸民心相通之本。他表示,民間交流是兩岸深度連結的重要紐帶,對於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具有“非常之功”。在台海形勢日趨複雜嚴峻情況下,如何化解台海風險,融洽兩岸同胞感情,民間交流則應是增進兩岸理解與互信的不二鑰匙。為此,兩岸應積極採取措施,大力推動與活躍民間交流,促進兩岸民心相通。為此,首先要鏟除政治障礙;其次要消除民間對立對兩岸交流的影響;再次是規劃兩岸民間交流議題清單。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助理彭維學表示,2019年以來,涉台戰略環境發生了中美建交以來最深刻、最複雜變化,多種矛盾快速迭加、猛烈對撞,積極消極因素顯著上升、激烈較量,台海局勢呈現“緊張對抗升級、風險挑戰增多、大局總體可控、兩岸新局出現”態勢,國家統一進入“抗美遏獨、戰演促統”的新階段。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塑造有利態勢、管控風險挑戰、創新兩岸互動、推進統一進程?彭維學提出幾點思考,一是保持對台研究工作的戰略定力與戰略自信;二是鞏固台海實戰演練成果,加強態勢塑造和化危為機能力,不斷提升島內民眾“被統預期”;三是嚴密防範重大涉台顛覆性風險;四是加強國家統一前沿理論準備;五是推動兩岸互動交流打破阻隔、擴大規模、提質增效、為民謀利、增信釋疑。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胡凌煒以“雙城論壇”為範例,認為“雙城論壇”可作為當前形勢下兩岸制度性交流的典範,不僅可以總結出很好的經驗指導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而且對於探討未來兩岸互動的路徑具有重大意義。他指出,以民眾利益為核心的指導思想讓上海與台北的市政建設找到了共同點,從社會治理著手推動兩岸的合作將為兩岸關係發展找到新的路徑、新的合作空間與發展動力。以社會治理為切入點推動地方縣市及民間社會的交流交往,採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動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將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奠定更加扎實的社會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