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現場:專家熱議新時代中國公共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20-01-19 00:09:21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實習記者 劉正潔)由察哈爾學會主辦的“新時代中國公共外交研討會”暨《國之交如何民相近:新時代中國公共外交之道》發布會日前在北京舉行。研討會以中國人民大學王義桅教授的新書《國之交如何民相近:新時代中國公共外交之道》為依托,引發在場專家學者對新時代中國公共外交的熱議。來自察哈爾學會、國內高校等20餘人與會。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察哈爾學會會長韓方明博士在致辭中表示,對此次活動的舉辦和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希望可以在此次研討會上就王義桅教授的新書進行深入的探討,就新時代中國公共外交事業的發展分享智慧,同時也想聽取對察哈爾學會接下來如何更好的開展公共外交工作的真知灼見。這本書是王義桅教授最近20多年來從事公共外交工作的結晶,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王義桅教授在2008年到2011年期間在中國駐歐盟使團擔任外交官工作,分別在政治處、新聞公共外交處得到了一線公共外交的實踐鍛煉,經歷了中西方心理大碰撞的洗禮,具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二是全球視野與歷史底蘊的有機統一。開篇將新時代中國公共外交的時空背景放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突顯了這本書的深度和厚度。書中對“四特”中國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闡釋突顯了其歷史底蘊。三是這個著作里關於中國立場與新時代的深刻闡述。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李小林在賀信中表示,在中國公共外交是舶來品,民間外交是本土貨,新時代將兩者合二為一就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檢視了我國制度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是以人為本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與創新性發展。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該演講系統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為民心相通工作提供理念指引,民心相通是世界所需,中國所盼。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共和國共成長,多年致力於公共外交工作,新時代顯得更有意義。公共外交不僅接地氣民心相通也接天線,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最後一個目標正是夥伴關係。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四個自信”基礎上強調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推進民心相通需要全球聚力,包括人權聚力、民心聚力,“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此展示了路徑與理念。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大眾圖書出版分社社長曹沁穎在致辭中提到,王義桅教授提出核心在於民心相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進一步提出讓世界認識、認可、認同中國的“三認原則”,和中國與世界共識、共鳴、共振的“三共處長”,“三認原則”和“三共處長”是王教授對新時代中國公共外交的積極探索,對於理解“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理解中國公共外交的智慧非常有啟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是一家具有光榮歷史和深厚底蘊的出版單位,成立於1955年,是新中國第一家大學出版社,2007年獲得首屆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2009年獲得全國百家圖書出版單位的榮譽稱號,也是中國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學術著作出版基地之一。人民大學出版社致力於搭建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極大推動中外學術的交流,截止到目前累計輸出圖書版權3000多種,與46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機構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也希望各位專家更多的優秀作品在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