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關係新形勢下的台灣民情
http://www.CRNTT.com   2023-09-30 00:10:40


  中評社╱題:兩岸關係新形勢下的台灣民情 作者:鄧靖(北京),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研究處副處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碩士

  【摘要】台灣民意具有多元性、務實性、易變性、脆弱性等特點,是可以轉化也是可以塑造的。可以看到,追求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仍是當前台灣地區民意的主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然是最符合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共同心願的正確道路。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進程。隨著各方圍繞台海的政治博弈進一步激化,疫情、俄烏衝突等外部因素衝擊,近年來,台灣社情民意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變化。在長期觀察的基礎上,結合一段時間以來的民調數據、島內輿情,筆者梳理了一年來的台灣民情新特點,分析影響因素,並提出觀察思考。

  一、近一年來的台灣民情新特點

  (一)台灣民眾擔憂戰爭風險,期待台海和平穩定

  長期以來,島內民眾普遍認為大陸“不願打、不敢打”。但2022年俄烏衝突以及佩洛西竄台等事件升高了兩岸緊張情緒,島內社會感受到戰爭氛圍的迫近,島內民眾渴望兩岸和平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台灣《聯合報》2022年9月發佈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認為兩岸軍事關係處於緊張狀態的比例從2017年的42%增至64%,達到13年來新高。台灣《遠見》雜誌2022年9月民調顯示,63.6%的民眾擔憂兩岸開戰。台灣《菱傳媒》2023年4月網絡民調顯示,高達75.7%的18歲到29歲的年輕人認為兩岸會發生戰爭。台灣《天下》雜誌2022年“台情大調查”顯示,46.7%認為“應和大陸、美國都保持一樣的和平關係”,其次31.1%認為“應該親美,但與大陸維持和平關係”,顯見台灣民眾無論是否親美,都一樣渴望兩岸和平。

  進入2023年以來,島內輿論場中越來越多的民眾表示看破民進黨操縱兩岸議題的伎倆,表態反對戰爭、期待和平。

  (二)台灣民眾期待儘快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降低兩岸緊張關係

  近年來,兩岸關係的政治氛圍也影響了島內民意對兩岸交流的情緒和觀感。2020年新冠疫情及至2022年8月大陸採取系列有力措施粉碎“謀獨”挑釁和外來干涉,島內民眾對兩岸恢復交流較為缺乏信心。但隨著防疫政策調整變化,2022年底、2023年初以來,台灣社會對兩岸交流的正面情緒牢牢佔據上風。台灣民意基金會2023年3月民調顯示,有高達7成7民眾樂見兩岸恢復交流、降低緊張關係。台灣陸委會2023年3月、5月民調顯示,有八成以上的台灣民眾“贊成政府考量疫情逐步穩定,在兼顧兩岸互動情勢及經濟等民眾需求下,逐步推動健康有序交流”,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太慢的比例已比一年前提升了8%,達到35%。可見,當前島內民眾對兩岸恢復正常交流的信心已經大大提振。

  (三)台灣民眾“反中情緒”退潮,逐漸看清所謂“抗中保台”的虛偽性欺騙性

  2019年至2020年,綠營炒作香港議題、拋出“抗中保台”,製造“反中”民粹情緒。大選後島內社會進入相對的政治冷淡期,台灣民眾的“反中情緒”有所下降,逐漸退潮到谷底。以2022年九合一選舉為例,島內輿論場“抗中保台”的氛圍較2020“大選”明顯淡化,台灣民眾對於綠營“反中”議題的關注度走低,民進黨“抹紅”藍營不成被“反噬”。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從2020年2月到2023年3月,民眾對民進黨當局處理兩岸關係的滿意度,從71.5%掉到38.5%。進一步分析,民進黨操縱“抗中保台”效用的降低,也與其近年來大搞“綠色恐怖”及藉“抗中”牟利的行徑引發民眾不滿息息相關。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認知到民進黨“抗中保台”的虛偽性、欺騙性,綠營操弄“民主VS專制”的對抗性論述效果有限。

  (四)台灣民眾對未來台灣“獨立”的信心不足,“被大陸統一”的心理上升

  追蹤台灣島內民調,可發現自2016年民進黨上台至2018年,台灣民意曾出現“統升獨降”趨勢;2019年尤其在香港“修例”風波爆發後,“台獨”意識有所抬頭,呈現“去統趨‘獨’”態勢;2020年“大選”後以來,統“獨”民意結構逐步企穩,呈現出“避統獨靠中間”的特點。2022年3月後,俄烏衝突、佩洛西竄台、大陸有力反制措施等再次觸動島內民眾在統“獨”上的敏感神經,傾“獨”民意在短期內有所下降。如台灣陸委會2023年3月民調顯示,與去年3月相比,持“暫維現狀以後獨立”傾向的減少4.6%,持“暫維現狀以後統一”傾向的增加2.4%,說明島內民眾在內心中對未來台灣“獨立”的信心不足,“被大陸統一”的心理上升。此外,台灣中華民意研究協會有民調顯示,64.4%的民眾認為“台灣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阻止中國大陸實現統一”,佐證了“無奈被統”心態在島內社會真實存在。

  (五)台灣民眾政黨認同“藍消綠止”“中間擴大”,不滿民進黨的社會氣氛較濃厚

  2022年以來,民進黨粗暴施政,貪污腐敗、涉黑風波、學術倫理等問題層出不窮,導致民進黨的民意支持下滑趨勢明顯。2022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遭受重挫,進一步說明“討厭民進黨”的民意傾向已在島內社會蔓延。台灣民意基金會發佈的蔡英文執政七年相關民調顯示,51.1%的受訪者反對民進黨明年“完全執政”,47%不樂見民進黨繼續執政。

  從政黨認同上看,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民調顯示,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偏好國民黨的民眾從17%降到了14.4%,偏好民進黨的民眾從34%降至30.8%,偏好民眾黨的民眾從4.9%升至8.2%,中立無反應的民眾從40.9%升至45.6%。2023年6月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更顯示,民眾的政黨支持傾向依次為民進黨24.6%、民眾黨22.2%、國民黨20.4%。國、民兩黨支持度的大幅下降和民眾黨支持度的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民進黨在執政、兩岸議題方面比較被動,國民黨在整合黨內、團結藍營、爭取中間方面能力不強,民眾黨在島內民眾特別是青年人厭惡藍綠的社會氛圍下,趁機吸引了不少支持者。從政黨競爭的角度,民進黨“捉白打藍”,分化、牽制和打壓國民黨社會基礎的效果明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