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柏光(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5月25日電(作者 陳柏光)今年適逢“五四運動”一百週年,“五四”是專屬於青年人的一個重要日子,中國大陸將之明訂為青年節,以茲紀念。回顧歷史,一百年前的中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許多愛國進步青年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走上街頭,也走上了中國現代歷史的政治舞台。他們抗議當時的北洋政府喪權辱國,未能捍衛國家利益,因而發起新文化運動等探索強國之路的各種運動,馬克思主義也由此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其間幾位重要的領導人,如胡適、魯迅、陳獨秀等,當時都是未滿四十歲的青年俊彥,之後也分別在不同領域各領風騷數十年,各自在屬於他們的時代發揮重要的影響力。如今,雖然一個世紀的時間過去了,但是“五四運動”中所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到今天仍然是激勵一代代青年人向前邁進的寶貴精神財富。
如果將時間再往前推一點,“三二九”則是另一個屬於青年人的重要日子,是台灣的青年節。1911年的3月29日(此處日期為農曆),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86位革命志士壯烈犧牲;消息傳出,引起當時中國社會同情革命的聲浪升高,原本冷漠的人心因而產生轉折、激盪,終致於結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成功推翻滿清,肇建共和。孫中山先生在回顧時慨言:“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如今讀來,仍足以振聾發聵。當年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如方聲洞、林覺民等人,絕大多數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年人。因此,我們可以說從“三二九”,再到“五四”,青年始終在國家及民族發展與復興的關鍵時刻,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今天看來仍是如此。
兩岸自從1949年分裂分治,迄今已經過了七十年。雖然,台灣的“千禧世代”(1990年代出生者)與“Z世代”(2000年後出生者),以及中國大陸的“九零後”世代與“零零後”世代的青年人,在生活型態、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心理特徵等次文化的表現上存有若干差異;但是彼此在語言、文字、習俗等主要文化上卻有著血濃於水、無法割捨的緊密關係。根據台灣競爭力論壇在2018年所公布的“國族認同調查”結果,台灣民眾有超過半數(51.9%)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如果再加入“具有共同血緣、語言歷史文化”的前提,更有接近九成(86.7%)的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認同“中華民族”者的比例明顯高於“中國人”。顯示時間與空間的割裂與距離,並無法完全切斷兩岸青年之間千絲萬縷的中華文化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