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9日電(作者 張亞中)經常有人在問:為何年輕人不認同國民黨?為何年輕人不喜歡加入國民黨?為何國民黨現在是個老人政黨?為何年輕人在國民黨裡面難以出頭?
國民黨不是沒有發現這些問題,但是使用的解決方法卻是陳舊的。國民黨也會找些年輕的帥哥美女擔任發言人,或找些青年樣板參選議員或“立委”,年輕的委員也經常炮打黨中央。即使如此,國民黨仍然沒有脫離老人政黨的形象,這又是為什麼?
政黨應該建立在“理念”與“權力”兩者的組合上。參與政黨者必須是一群擁有相同理念者,也必然是一群希望追求政治權力者。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理念,政黨就只為成為追求權力者的集合體而已。
國民黨目前正陷入“缺乏理念”與“權力分配制度不良”這兩種困境。也就是因為這兩種困境,而讓年輕人對國民黨卻步,甚而產生排斥。現在願意參與國民黨的年輕人,很多不是因為理念促使,而是“權力”考量。而進入國民黨權力體系的年輕人,大多數又是與現有的家族、派系或政治權力團體有關係。如果政黨內部的權力分配不公義,權力追逐者必然會心生怨言,甚而為了追逐私利而不惜傷害政黨。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不同的宗教為何可以延續千年,雖曾遭遇教難,但不會被消滅,無論在世界各地,都有青年的追隨者,就是因為這些宗教都有理念、有情懷、有信仰價值。
從興中會開始,孫中山成立的中國國民黨是有理想、有論述,有自己的價值信仰,才能吸引無數熱血青年參與。國民黨到了台灣以後,開始時,也是個有理想、情懷、論述的政黨,為台灣做出巨大貢獻,青年人也不排斥國民黨。但是從李登輝以後,國民黨變成了理念薄弱、價值混亂、論述殘缺,而必須依靠地方派系、龐大的黨產才會選舉的政黨。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 優秀的青年人對國民黨產生了疏離、厭惡與排斥。
更可悲的,不僅是國民黨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理念、論述、情懷,也沒有能力去撥亂反正民進黨的論述,反而在重要議題上,跟隨民進黨的核心論述走,與民進黨只有五十步與百步的差別而已。
國民黨的“老”,不在於他的年齡,而在於他已經失去了應有的“理念”與“夢想”,他在乎的只是能否活下去、能否擁有權力。年輕人都是有理想的,現在的國民黨已經無法靠理念、論述與價值吸引年輕人了,這是國民黨最大的災難。
當國民黨與民進黨愈來愈難區隔後,年輕人進入民進黨或其它新興政黨,當然比進入百年的國民黨擁有更多升遷及接近“權力”的機會,因此不會選擇國民黨。而在價值觀念上與民進黨並無多大差別的年輕人進入國民黨後,又覺得國民黨的現有結構太過於保護既得利益者,因此,除了少數有理想的優秀的青年從政黨員願意自尋生路外,其他的青年人也只能選擇向權力團體靠攏,成為利益團體的一員,而這種現象又造成更多的青年不想進入國民黨。
國民黨的核心理念原本就具有理想主義色彩,是個屬於青年人的政黨。國民黨治國核心理念的“三民主義”,本質上就是一個“打不公”、“打不平”的主義,這是所有年輕人最願意追隨的信念。如何以此為理念為核心,建立當前的論述,發展出國民黨的政策,讓更多年輕人因為理念而加入國民黨,是國民黨的當務之急。
國民黨的決策機構必須要調整,“黨代表、中央委員、中常委、黨主席”應採用由黨員“一次性”、“電腦投票”的方式產生。傳統的投票制度需要龐大人力、物力與財力,不僅是黨部門需投入大量經費,也容易有“不公開、不公平”的可能,更是無錢、無勢、優秀青年人在黨內發展的高門檻。黨內選擇時,提供網路給參與者發表政見、採行網路投票,都可以方便青年人減少參選所需要的資源成本,可增加青年參選人的意願、
在員額方面,中常會、中央委員與黨代表均需有青年的保障名額。中常會保留至少七分之一名額給青年。不分區“立委”必須有四分之一為青年,國民黨必須在結構設計上給青年人參與的機會。
國民黨要找回青年人,並不是找些“俊男美女”當花瓶就夠了,而是要從黨的自身改革做起。重建黨的理念、論述及價值,讓國民黨是個有靈魂、有理想的政黨,如此才能讓有熱情、理想的年輕人願意自動加入。提供青年人方便的參與拔擢機會,用制度來強化他們在黨內發展的動機,讓年輕人願意把國民黨當成追求政治權力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