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巡察微故事|糊塗賬變成明白賬
http://www.CRNTT.com   2023-08-09 12:04:59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一次巡察,為村裡減掉一百多萬的債務,這是湖南省祁東縣委第三巡察組緊盯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巡察成果,也是祁東縣紀委監委推進“三湘護農”專項行動的縮影。

  祁東縣委第三巡察組進駐太和堂鎮開展巡察之後,將農村集體“三資”作為巡察的重要內容,深入村組農戶瞭解村集體資產收支、資源盤活利用及閑置情況。

  大塘村“三資”管理賬戶上一筆高達120萬元的大額債務,引起了巡察組的關注。巡察組向大塘村委會瞭解該筆債務情況時,現任村“兩委”班子成員卻都說不清楚。該筆債務發生在八年前,時任村幹部基本上都沒有留任,交接時也沒有把該筆債務說清楚。

  “一筆這麼大的債務,絕不能成了糊塗賬。”巡察組決定將該筆資金查清楚,工作人員立即聯繫上任村黨支部書記及村委會會計,從他們那裡瞭解到該筆債務的來龍去脈。

  原來,該筆債務是大塘村一個6公里的公路項目建設費用,屬於2015年脫貧攻堅時期的提前實施項目。當時縣政府及交通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批覆同意該村在國家補助資金撥付到位前,可以提前實施該項目。

  按照當時的農村公路建設國家補助標準,每公里補助20萬元,總里程6.1公里,應補助項目建設資金120.2萬元。在農村公路管理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承包方劉某與大塘村民委員會簽訂了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建設資金由承包方劉某先行墊付,待國家補助資金撥付下來後再結算。由此,大塘村欠下120.2萬元的巨額債務。

  事後,在未經大塘村委會與承包方結算的情況下,國家補助的公路建設項目資金60萬元直接撥付到承包方個人賬戶,但是承包方並未到大塘村委會銷賬,導致120.2萬元的債務仍然躺在大塘村集體賬簿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