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我為群眾辦實事:二百多畝地不愁灌溉了
http://www.CRNTT.com   2021-06-27 11:06:16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伴隨一陣電閃雷鳴,天空烏雲密布,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紛紛落了下來,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草木氣息。

  看著嘩啦啦的雨水通過管道匯聚到農業灌溉蓄水池中越積越多,雲南省元江縣甘莊街道朋程村黨總支副書記方程東一把摘下草帽,任自己沐浴在甘霖之中:“解決了之前農業灌溉難的問題,現在即便不下雨,我們也不愁沒有水澆灌果樹了!”

  這事還要從一個月前說起,聯繫甘莊街道的紀檢監察幹部在主動下訪聽民聲、察民情工作中發現朋程村鬥狗山農業灌溉水池雖已投入使用,但是蓄水情況卻不容樂觀,目前收集到的雨水只淺淺蓋過了池底。

  “近段時間的雨水相比去年同期要好,可為什麼蓄水池就只收集到這點雨水呢?”

  帶著疑惑,紀檢監察幹部找到了當天在村委會坐班的方程東,得知根據蓄水池設計方案,原本收集雨水主要靠鄉道“甘盡線”的排水溝,但為了保護公路路基,施工方修建了數個防洪涵洞橫穿雨水收集路段道路下方,下雨時雨水通過防洪涵洞流走了,這樣即便雨量再大,匯入蓄水池中的雨水也微乎其微。

  “能不能找到一個既保護公路路基,又可以最大限度收集雨水的辦法呢?”紀檢監察幹部與村組幹部、群眾代表一邊對該項目進行實地查勘,一邊進行討論。

  “我認為,可以在防洪涵洞口搭建水泥管道,將流走的雨水引到蓄水池中,投入不大,還能解決保護公路路基與收集雨水之間的矛盾。”聯繫甘莊街道的紀檢監察幹部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行不行得通科學說了算。第二天,元江縣紀委監委邀請縣公路管理局、縣水利局的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項目可行性分析。經過專業人員的現場測量和計算,該辦法得到了公路、水利部門工作人員的一致認同,以及技術、物資上的支持。
<nextpage>
  隨後,在紀檢監察幹部的監督下,朋程村群眾主動投工投勞,嚴格按照元江縣公路管理局、縣水利局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進行施工。最終,只用了短短兩天時間就完成管道鋪設,同時還對公路排水溝進行了徹底清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雨水蓄水池路段搭建了6處水泥管道,雨水收集距離從原先的300米擴大到3000米,“250多畝芒果地灌溉難”問題得到了極大改善,農民增收、產業增效也有了水利保障。

  “紀檢監察工作不僅僅是監督執紀、查辦案件,還要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元江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元江縣紀委監委緊盯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實事求是分析研究,能馬上辦理的,立行立改;與政策相悖的,耐心做好群眾心理疏導;對現有條件下解決不了的,也要給出允諾、制定方案、逐步解決。後續,還要對問題開展“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幹部作風得到改善,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這樣才能無愧群眾對紀檢監察工作的信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