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5名人社系統代表講述身邊事
http://www.CRNTT.com   2021-06-05 10:54:02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人社服務為人民。6月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人社領域五位優秀的黨員代表到場交流並回答問題。

  福建省福州市勞動就業中心副主任鮑道榕在一線從事就業服務工作12年了。

  他回顧道,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全國交通一度大範圍停擺,農民工尤其是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受阻。人社部門憂心忡忡,後面採取了急事特辦,千方百計幫助他們及時安全返崗復工。

  他說,一方面,我們採取點對點、一站式接送,讓他們平安出家門,健康進廠門。自2020年2月13日起,我們採取包飛機、包高鐵、包汽車等方式,接回了4.3萬名外來務工人員,讓他們安全回到工作崗位。特別是定制了4趟扶貧高鐵專列、2架次扶貧專機,免費接回甘肅定西、寧夏固原4400多名務工人員,其中建檔立卡勞動力3870人,為脫貧攻堅按下了“快進鍵”。另一方面,我們開通中西部地區務工人員的就業通道。2020年3月,疫情形勢還比較嚴峻,福州市人社局組建了6支黨員先鋒工作隊,深入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河南等地區開展駐點招聘,開拓新的勞務輸出基地。此外,我們還專門針對無法返崗的湖北籍務工人員,出台了“留崗留薪”政策。2020年,福州市833家企業享受了498萬“留崗留薪”獎補,5790名湖北籍員工受益。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就業服務局副局長於硯華長期在基層一線從事就業服務。她在會上談到,為了給廣大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就業服務,我們早早開辟了“指尖就業”、“碼上推介”,達到了求職招聘無盲區。同時我們研創了職業介紹線上服務系統,實現了供求雙方24小時對接。研創了涵蓋基層就業18項業務的白城市洮北區基層就業基礎數據庫,全面加強了就業信息基礎化建設。

  她還創新開創了“於硯華六步工作法”。一是廣收集。廣泛收集各領域、省內外、域內外的招聘信息,確保人力資源和就業崗位的豐富。二是快發布。信息化引領發布平台,多渠道、多領域發布,增大閱知量。三是精推介。就是與供求雙方傾心交流,達到把脈問診,最終實現精准牽線。四是真就業。通過我們的努力,達到人崗相適,最後真正上崗。五是細回訪,對我們推薦上崗的人員要持續跟蹤回訪,了解情況,掌握症結。六是再鞏固。分析梳理問題,集中再解決,最後促進就業率提高。這些便民措施得到了供求雙方的熱烈歡迎。
潘劍龍來自浙江省溫州,是溫州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支隊長。他提到,維護勞動者的工資權益是我們勞動保障監察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潘劍龍指出,第一,要多一份信念。每一位勞動者都是城市的建設者,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人。他們掙的每一份工資都是血汗錢,甚至是家裡的“救命錢”。維護他們的工資權益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二,多一份真情。我的理解就是急勞動者所急,當發生或者發現欠薪時,我們第一時間進行化解處置,要想盡一切辦法加以解決。第三,多一份守護。勞動保障監察人要像家人一樣守護我們的勞動者,這份守護不僅僅是在案發的時候,還要體現在日常的全天候。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做基層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者並不容易。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金彩虹說,他們兩河口鎮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群眾居住也較為分散,如果光靠電話、通訊可能真的達不到全覆蓋。“於是我心裡就琢磨,我得離開辦公室,我得走出去,挨家挨戶給父老鄉親宣傳政策。於是我就開始不停地走訪,一戶一戶地去溝通、去了解。通過走訪我發現,鄉親們的參保意識不強,經常會聽到‘45歲都沒到還要參保’這些,我覺得觀念決定行動,要想讓父老鄉親參保,提高他們的參保意識是前提。”

  “漸漸地,認識一人、宣傳一人、參保一人,逐漸變成了我的工作信條,不忙的時候我就下村。因為我們基層還要做包村工作,不能只做人社的,還要做很多村上的土地確權、補貼發放登記核實,我就都宣傳養老保險,平時拎的包裡就有政策資料。我又慢慢地琢磨出‘一人參保不如全家參保’,說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保。” 金彩虹談到。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柳飛來自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5年-2018年,他在江西省橫峰縣岑陽鎮朝堂村擔任村黨總支委第一書記,廳扶貧工作隊隊長,同時負責橫峰縣姚家鄉蘭子村的幫扶工作。

  柳飛提到,在四年的精准扶貧工作中,他感覺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怎樣取得當地百姓的信任,把工作落下去,把工作幹好。他總結是從三個方面來做:第一,身先士卒。以前在鄉鎮工作過,知道如果要幹好,不能光說,必須取得百姓的信任,必須努力去做事,踏踏實實去做事。第二,激發活力。第三,增強技能。

  中宣部對外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最後總結道,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幾位代表分享了他們的故事。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是社會的和諧之本,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和成果體現。剛才五位代表所分享的他們在工作中的點滴,實際上也是廣大人社工作者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動縮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