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集體經濟活力足 鄉村振興步伐穩
http://www.CRNTT.com   2022-07-15 11:39:29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人民網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黑龍江堅持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提升基層黨建質量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堅持支部帶動、產業拉動、改革推動,逐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共同富裕。

  目前,黑龍江已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達到97.5%,收入超百萬元的達850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支部帶動——

  選對帶頭人 激活整個村

  嫩江西岸,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大八旗村種有2.2萬多畝洋葱。“大八旗村種植洋葱已有30多年的歷史,但以往種植戶‘單打獨鬥’,市場行情波動比較大,有時辛苦忙活一年也掙不到幾個錢。”村民崔洪彬說。

  2014年4月,有著多年洋葱經紀人職業經歷的顔世偉,當選為大八旗村黨支部書記。上任第一件事,顔世偉就帶領村兩委大力發展洋葱產業。“我們成立合作社,投資興建了兩棟洋葱倉儲庫,洋葱通過倉儲實行錯季銷售,每噸可增收600元左右,僅此一項便為村集體增收30餘萬元。”顔世偉說。

  “選對一個帶頭人,激活了整個村。”崔洪彬感慨。

  為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黑龍江堅持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從致富帶頭人、新型經營主體領辦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群體中選拔村幹部。<nextpage>

  “去年,黑龍江抓住村兩委換屆契機,選拔6524名致富帶頭人、大學畢業生等人員進入村級帶頭人隊伍。并輪換選派2454支駐村工作隊、703名第一書記,共8065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駐村幫扶建強黨組織。”黑龍江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馮海龍說。

  為全面提升村黨組織帶頭人發展本領,黑龍江省委組織部深入實施“頭雁提升工程”,突出鄉村振興主題,采取省級抓示範、市級抓重點、縣級抓全員的方式,持續開展常態化培訓。

  “2021年村兩委換屆後,綏化市實施了大規模輪訓,我們精心設置了政治理論、工作實務、產業發展、基層治理、廉政教育5堂必修課,有針對性地增加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相關課程。同時,建強實踐教學點,通過實訓拉練、擂台比武,把培訓課堂從教室會場延伸至項目現場、田間地頭,增強培訓體驗感、實效性。”綏化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楊國寧說。

  據統計,目前黑龍江全省共有144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進入鄉鎮領導班子、106人納入鄉鎮事業編制、300餘人提高補貼待遇,讓村級帶頭人有幹頭、有奔頭。

  產業拉動——

  增收不用愁 致富有奔頭

  走進海林市海林鎮模範村,1000餘棟標准化菌棚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nextpage>

  因為自然條件適合食用菌產業發展,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村民開始人工培育猴頭菇。“由於管理粗放、散戶經營,豐年不豐收的情況時有發生。”村黨支部書記謝國強說。

  2016年,模範村黨支部牽頭領辦食用菌專業種植合作社,陸續吸納社員112戶。“我們新建標准化菌棚和菌包廠、拓寬銷售渠道,年產猴頭菇1500多萬袋。”謝國強說。

  如何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黑龍江始終堅持把抓產業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根本方法,綜合各地的經濟基礎、產業特點、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等,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特色產業,不斷增強村集體的“造血”功能。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離不開好政策的支持。“近5年來,中央、省級財政投入資金12.8億元,扶持2693個黨組織戰鬥力強、有產業基礎的行政村發展集體經濟。”馮海龍說。

  北靠諾敏河,南臨呼蘭河,綏化市北林區西南村素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譽。可前幾年,村民依靠單一水稻種植,日子過得緊巴。

  “我們引入產業項目資金和企業投資3000多萬元,村集體整合750畝土地,打造現代農業文化產業基地,將可追溯水稻種植項目與旅游觀光、親子樂園等農耕生活體驗相結合,建設沿河路‘綠庭院’和‘農家樂園’觀光帶,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村委會主任劉立威說,去年西南村共接待游客3萬餘人次,帶動村集體增收4萬多元、戶均增收3000元左右。

  改革推動——<nextpage>

  集體有保障 農民享分紅

  車子停在富錦市洪洲村口,石碑上“山水田園洪洲村”幾個大字映入眼簾。登高眺望,水泥路通村達戶,農家樂、采摘園等旅游項目一應俱全。

  2017年,富錦市被確定為黑龍江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地區。第二年,洪洲村掛牌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我們利用毗鄰富錦國家濕地公園的優勢,把盤活集體資產的突破口放在‘現代農業+旅游’上,讓‘好風景’變成‘好錢景’。”洪洲村黨支部書記李平芹說。

  搞建設,錢從哪里來?“‘以獎代補’資金用一塊、引進社會資本補一塊、村里資產折股入一塊。”李平芹說,“自主經營、風險共擔的運營機制使難題迎刃而解。”

  如今,以洪洲村為節點,一條集采摘、觀光、休閑於一體的生態農業長廊雛形初顯。“去年村集體實現收入16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20640元。”李平芹說。

  為夯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底盤,黑龍江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完善監管機制,讓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改革明晰了村民對村集體資產的股權,村民可以按股持有、分紅。”富錦市委書記梁慶民表示,村民主動參與村集體的事,主人翁意識更強了。<nextpage>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僅要實現村民共管,更要實現成果共享。“在不斷完善村級集體資金使用機制的過程中,我們推動農村黨組織把錢用在刀刃上,除發展產業、擴大再生產投入以外,其餘主要用在發展公益事業、改善村容村貌、幫扶困難群衆等民生需求上,讓群衆共享集體經濟發展的紅利,切實增強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號召力。”馮海龍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