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饒老與茶文化 喜愛喝茶也熱衷收藏茶具
http://www.CRNTT.com   2018-03-21 11:14:48


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張國良(右)與饒老合影
  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榮譽會長、國學泰鬥饒宗頤先生於二○一八年二月六日駕鶴西去,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全體同仁,深感悲痛。饒宗頤教授學貫中西,國學造詣極深,與季羨林齊名稱“南饒北季”。饒教授長期潛心致力於學術研究,其巨著《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全套共十四卷二十大冊,學問遍及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楚辭學、史學、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十三大門類。他的去世,是中國乃至世界漢學界的巨大損失,也是我們茶文化界的巨大損失。作為本會榮譽會長,饒公生前對本會的關心和支持,至今仍歷歷在目。

  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於二○○八年成立,當時為籌備成立茶協會,根據楊孫西會長邀請饒公擔任榮譽會長的提議,張國良執行會長親自到饒教授家中拜訪老人家,介紹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辦會宗旨,請老人家出任榮譽會長,並請饒老為茶協會題寫對聯。饒教授一貫關心支持公益事業,他當即應允題字,並同意擔任榮譽會長,沒過多久就送來“墨蘭盈幅宣德紙 清茗一栝成化窰”的條幅,這幅對聯剛柔並濟,有大家氣勢。饒老應允擔任本會榮譽會長,以及為本會題字,對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的成立和工作開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饒教授喜好並研究佛教,他的畫作和詩詞當中,就有許多佛教的題材。他更善於把茶與佛教結合起來,他認為,“茶中有道,喝茶可與禪相通,喝茶要有禪味道氣”。晚唐時,趙州和尚在古觀音院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參禪,以此方便,使來者契入佛法。饒老對此十分欣賞,也題過“吃茶去”橫幅。在饒教授看來,茶道是一門藝術,一道學問,更是一種修行。因此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他把禪、茶、德行、養生結合得十分完美。他一生做了許多公益,每當有自然災害發生,他都捐款和字畫義賣,籌款賑災,幫助災區。香港很多社團籌款,都向饒教授討字拍賣,而饒教授都慷慨應允,給予支持。可以說,饒宗頤教授的長壽,與他的人生哲學、熱心公益和養生方法有很大關係,饒教授認為“一個人在世上,如何正確安頓好自己,這是十分要緊的”。

  晚年的饒公生活十分有規律,早上七點起床,用半小時打坐安靜冥想,然後喝茶、吃早餐,午餐、晚餐時間,通常會與朋友或客人一起用膳。膳食方面,他偏向清淡,不吃補品。午休一個多小時後寫字、看書、看新聞。在女兒饒清芬、饒清綺的精心照料下,饒教授生活總顯得井井有條,緊湊而不紊亂。

  在潮州飲食文化中,功夫茶是潮州人一打起床後一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潮人接待賓客的一種民俗禮儀。饒宗頤教授作為潮州人,從小也習慣喝茶,接受這種潮人習俗的薰陶。他認為茶文化的重點是“定”字。他說:“咖啡是刺激性的東西,屬於衝動文化。茶是冷靜的、理性的,屬於和的文化。中國的茶文化講究一個‘定’字。‘定’就是心力高度的集中,內心安寧,才能實現心‘定’。”晚年許多朋友跟他吃飯、喝茶,他大多點香片。香片是花茶,清新、清淡,對身體大有裨益。

  饒宗頤教授學藝雙攜,其書法張弛有致,蒼古秀逸,與茶道精神渾然通會。饒宗頤教授喜歡書畫,喜愛喝茶,也熱衷於收藏茶具。為促進香港茶道發展,二○一三年四月十九日,饒宗頤文化館曾經舉行過“吃茶去─饒宗頤茶道藝術品展覽”,是次展覽展出的作品禪味盎然,高雅別致,雖談不上與貴重的金銀、翡翠相比,但文化底蘊很濃,包括茶具、文玩及書畫,訪客可細味其中所蘊含的平常心、樂善心、清淨心。饒宗頤教授曾經在不少茶道具上繪畫或書銘,他在紫砂茶壺、竹壺、竹根壺、石壺等,都曾經留下不少警句名言的筆跡。這一批茶壺,是饒宗頤教授藝術創作中一個很特別的部分。

  像饒宗頤教授這樣的文人大師對茶文化的喜愛和參與,對茶文化的重視、推崇和踐行,更豐富了中國茶文化的內涵,饒教授在茶文化方面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必將推動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的不斷發展。

  (來源:大公網 楊孫西、張國良、劉偉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