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校園暴力背後“黑手”亟需懲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9 12:31:14


 
  著名教育學者、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同這一觀點,他告訴浙江在線記者:“青少年暴力事件背後體現著在教育上,我們有三個面方面的缺失:一,規則的教育,這裡的規則指法律法規等。現在,很多學校的法律規則教育還停留在概念層次,青少年不知道什麼可做什麼不能做,難免產生過激行為。二,生命的教育,我們要教育青少年珍惜生命,不但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別人的生命。三,心理教育。青少年心理建設薄弱,易產生嫉妒等負面心理,也很容易性格偏執、發怒,現在發生的暴力事件,恰恰顯示了對他們的心理疏導不夠。”

  花季年齡暴力示人,另一大原因則是“情感”。國務院關工委委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原總編輯“知心姐姐”盧勤說:“這恰能體現青少情感的缺失。”

  盧勤分析,青春期暴力傾向的孩子有一些特點:一,缺乏對人的尊重,內心世界缺少不同意見,不顧別人的感受。二,他們內心壓抑,找不到發洩渠道,所以會拿同學發洩不滿。三,在影視等作品中看到暴力會有印象,會模仿。四,他們覺得暴力是“酷”、“厲害”的表現,但這恰好是他們內心虛弱的反應。暴力只能表明他們心理的無力。

  誠然,很多事件背後的青少年的成長環境確實有一些問題。比如,據記者了解,此次因掌摑事件的施行者中就有留守家庭的少年。盧勤說:“事件中的孩子,很可能家庭教育缺失,他們沒有對“友善”的體驗,只能從暴力中獲得快樂。”

  亟需快速遏制青少年暴力司法懲戒絕不能缺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