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迎接質量時代 打造“浙江製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3 17:06:12


 
  “厚顔無恥”,這是120多年前英國人給德國製造的產品扣上的帽子。歷史記載,1871年的世界市場幾乎被列強瓜分完畢,剛實現統一的德國為追求強國夢不得不“不擇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國的產品,並廉價銷售衝擊市場。偷竊設計、複制產品、偽造製造廠商……德國產品因此被扣上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8月23日,英國議會通過了商標法條款,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產品都須注明“Made in Germany”,以此將當時劣質的德國貨與優質的英國產品區分開來。

  8月23日於是成了“德國製造”的誕生日。此後,德國人爭氣地讓自己銷售到世界各國的產品比當地貨的口碑還要好,100多年來,德國源源不斷從中獲益,“德國製造”產品“都像一塊熱氣騰騰的蛋糕”,受到各國歡迎。《南德意志報》稱,“德國製造”120多年的歷史就像一個童話,它也是德國在二戰後崛起的密碼,歐債危機中仍“一枝獨秀”的答案。

  時隔百年,如今已經基本放棄製造產業的英國深受金融危機影響,英國媒體面對德國穩健的發展也望洋興嘆。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的專家表示,“德國製造”崛起的過程,同時也是德國現代化和國家崛起的過程。德國是歐洲國家中現代化較晚的一個,而且身處歐洲中部的德國,沒有多少地緣優勢,卻能在100餘年的時間里數度崛起為世界強國,很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直堅持以高質量的製造業為本。

  當美英等西方國家紛紛把製造業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外包而轉向來錢更容易的金融業時,德國仍將主要精力放在製造業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的提高上。正是這種製造業立國的發展戰略,不僅讓德國保持較高就業率,促進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也使其具備了抵禦金融危機衝擊的堅實產業基礎。

  除了對製造業的堅持外,“德國製造”長盛不衰還在於“質量”和“創新”。事實上,早在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上德國產品被視為廉價的劣質品時,德國學者就開始呼籲工業界清醒過來:占領全球市場靠的不是廉價產品,而是質量。而20年後,英國羅斯伯裡伯爵1896年表示:“德國讓我感到恐懼,德國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絕對的完美。我們超過德國了嗎?剛好相反,我們落後了。”“質量是設計、製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如果能關注每一個細節,就可以實現零缺陷的目標。” 這是德國大眾公司一名工程師對質量的定位。這樣的“質量”意識甚至體現在德國家庭中。在德國,許多家庭主婦煮雞蛋要用量具精確量出水的容量,下面條同樣要用天平稱面條的分量。此外,嚴格的質量認證制度在創造“德國製造”聲譽的過程中也功不可沒,如德國著名的GS認證(Geprufte Sicherheit,安全性認證),以德國產品安全法為依據,按照德國工業標準DIN及歐盟統一標準EN進行檢測,通過GS認證的產品設備在市場更有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